202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6月27日,多项统计数据出炉,显示我国经济整体处于恢复中。

 

作为货币政策与市场之间的“连接器”,这半年,银行业在多领域发力,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如银行业不断调整自身盈利能力,压降负债成本进一步为支持实体经济的贷款成本下降腾挪空间;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的创新,纾困受到疫情冲击的实体企业;银行发力消费贷,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促进消费复苏。

 

此外,这半年,楼市的发展迎来挑战,银行还通过降低房贷利率、支持优质项目并购等方式助力楼市回归正常发展轨迹。

 

在为中国经济恢复保驾护航的同时,银行自身也正在合规的道路上,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金的监管要求有所提升,同时扩宽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让银行的“安全垫”更加厚实。正因如此,今年各类银行不断通过发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为更好地维持经营创造未雨绸缪。

 

展望下半年,政策的效力不断显现,中国经济将稳步复苏。银行业仍将继续担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在稳出口、稳投资、稳消费等领域持续发力。

 

贝壳财经推出“银行这半年·显微镜”系列报道,通过几大关键词透视“银行这半年”。

 


  

今年年初,“保信贷增长”被各地银保监局、各家银行列为“首要任务”,其中,小微企业成为了信贷重点投放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是解决民生就业的主力军,但也是受新冠疫情冲击更大、资金紧张问题更为突出的一类群体。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稳住中小微市场主体,已成业内共识。

 

半年过去了,金融监管部门多次下文要求银行加大力度纾困小微企业发展;而银行业亦在多措并举提升助企纾困质效:各家银行不仅加大了普惠性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为重点领域的企业送去流动资金“及时雨”,同时以金融科技“打底”,为精准纾困保驾护航。

 

“支持小微企业将是长期的政策。”有业内人士对贝壳财经记者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或将进一步回暖。目前来看,预计下半年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同时金融科技可以让纾困资金精准直达,将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形成持续的助力。

 

降利率、下沉扩面 银行加大纾困力度

 

4月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供给。在总量方面,《通知》要求银行业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两增”。

 

“在政策不断加码的同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敢贷、愿贷意愿比往年有所增强。”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一些优质的小微企业成为各家银行争相抢夺的资源,利率亦是一降再降,目前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利率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较低水平。

 

在“降价”的同时,各家银行还在小微企业“下沉扩面”上下功夫。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此前公开表示,今年一季度末,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经近4000亿元,比年初增长321亿元;该行普惠金融的有贷户超过20万户,较年初增长2万户。同时,一季度新增首贷户2439户,占新投放贷款客户近20%。

 

而在疫情期间,工行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接触性服务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前对接客户到期融资,加强接续资金支持。对出租车、网约车、货车司机和网店店主等灵活就业群体,加大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对参加疫情防控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提供延期还款、协商还款、征信保护、停催停扣等服务措施。

 

根据央行5月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信用贷款占比提升,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降低。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77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年末低2.7个百分点;3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93%,比年初低17个基点。

 

数据成重点 金融科技“保驾护航”

 

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大规模、低利率的支持,对于银行风控而言并非易事。在传统银行风控模型中,小微企业很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成功、快速地拿到纾困资金。今年上半年,为了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及银行均加大了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应用。

 

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关键。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激活沉睡在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涉企信用数据,实现涉企信用信息依法归集共享,是中国人民银行落实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深圳等地区已构建起了“政府+市场”模式的征信平台,以求破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贷款中出现的抵质押物不足、基础信息数据缺乏等问题。

 

数据亦是各家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中信银行表示,数据可以让银行打造覆盖数据积累、数据共享、数据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普惠金融数据生态,这将有力地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发展。据了解,中信银行已上线一套契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数字化产品体系,通过线上化服务渠道和智能化风控平台,实现了小微企业融资申请、审批、放款、还款全流程“无接触”服务。

 

新网银行行长江海亦表示,目前金融行业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做到既普又惠。“普”就意味着要降低门槛,要提高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惠”就是要降低成本,要提高金融作业的精细化程度。数字技术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一把钥匙,通过全流程数字风控体系,解决行业所面临的“作业成本高”和“风险识别难”。

 

小微企业仍将是下半年信贷重点领域

 

“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业内人士预计,在“稳定经济大盘”的背景之下,小微企业仍将是未来银行信贷的重点发力领域。

 

中银研究认为,2022年部分行业受疫情冲击严重,仍需要加大金融支持。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的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举措》,推出了六个方面33项措施,为银行业指明了方向。《举措》中明确要求,要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

 

“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是关系民生的重点行业,涉及小微企业较多,受疫情影响程度较深,需要重点扶持。”中银研究表示,制造业、交通运输及其上下游产业均将是银行下半年支持的重点行业。

 

多家银行亦表示,接下来还将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占比和首贷户数继续提升。

 

工行行长廖林表示,将严格落实减费让利要求,杜绝违规收费和变相转嫁服务成本,保持普惠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未来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发挥数字普惠优势,创新改造金融产品,做好制造业、科技创新、外资外贸、乡村振兴等领域小微金融服务。而中信银行亦称,将以降低小微企业负担为重点,强化政策资源倾斜,加大疫情防控支持力度,建立协调服务快速反应机制,更好保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此外,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当前疫情仍是影响银行表现的重要变量,二季度或是银行经营压力最大时点,考虑到拨备与核销仍具有较大缓冲余地,预计银行全年信用成本及盈利增速有望维持大体平稳。

 

他预计,后续中国人民银行还会进一步强化指导力度;随着一揽子稳增长举措逐步落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前期受压制的融资需求也有望逐步得到释放;资产端定价虽有下行压力,但负债端政策红利有助于缓释资产端定价下行对净息差的挤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