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实现增长,这也意味着,在克服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后,我国最终迎来了2022年的夏粮丰收。2021年的罕见秋汛给夏粮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那么秋涝晚播之年,为什么我国夏粮仍然能取得丰收?新京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处获悉,科技助苗、多项举措,都共同助力了今年夏粮的颗粒归仓。

 

弱苗高产 稳定三个麦区丰收大局

 

河南滑县,种粮大户王付强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受去年秋汛影响,直到上年年底的12月6日,这千余亩土地才堪堪播种完成,这个时间比常年晚种了近2个月,王付强种下的小麦,也是滑县历史上播种最晚的小麦。

 

半年后,在今年六月初,王付强开始夏收作业,6月4日经现场实收实打亩产达576.5公斤,这个数字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高出了1.5倍,也比整个河南的小麦单产,足足高出了一百多公斤。


今年3月的河南,黄色的地块有不少都是晚播冬小麦。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晚播弱苗高产不仅发生在河南滑县。在山东聊城茌平区玉范村,去年12月中下旬播种,是典型“土里捂”,经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聊城综合试验站进行重点科技指导,今年6月16日,当地实收平均亩产633.02公斤。

 

在陕西,大荔县对全县秋淋洪涝淹没区机械无法播种的田块,实施无人机飞播,科学运筹肥水管理促弱转壮,实收测产亩产达560.59公斤。

 

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西辛庄村1300亩小麦于去年12月20日播种,较正常播期晚60天,而在今年5月19日,山西省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测产预计亩产560.9公斤。

 

实际上,在1.1亿亩晚播麦中,晋冀鲁豫陕五省的三类弱苗比例最高。而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消息,根据实产验收结果,五省多地冬前三类弱苗亩产达500公斤以上。而也就是这些晚播弱苗的高产,稳定了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麦区夏粮丰收的大局。

 

科技壮苗 助力1.1亿亩晚播麦弱苗转壮

 

对于五省弱苗的关注,可以一直追溯到春季之初。

 

立春时节全面启动的“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协调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三大体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和陕西等五省农业科教部门,带动江苏、安徽、甘肃、湖北、四川和新疆等省区10000余名专家和百万名农技人员深入奔赴田间地头,培训指导小麦田间科学管理。


据统计,11省区累计培训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专业服务人员等约8.3万人,辐射培训普通农民近2000万人次,发放田管技术月历、明白纸等技术资料15万余份,得到农民广泛认可,推动了小麦弱苗转壮技术措施落地见效。


3月3日,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张叔安村附近,来自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们在田间地头查看苗情。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行动伊始,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编制五省科技壮苗服务技术月历,发布小麦生产技术需求问答,协商制定了镇压提墒促苗早发、两次肥水增磷补氮、精准防控抗逆减灾和一喷多防稳粒增重等促弱苗转壮的总体技术措施。

 

另一方面,各省专家组与农技人员抢抓农时,指导土壤升温化冻后开始镇压、降雨降雪期间补氮肥、“360+10”的原则化学除草等,有效避免农民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让技术落地扎根,促进弱苗转壮。

 

多项举措的同时,也离不开“老天爷”帮忙。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数据,得益于全国冬小麦越冬期气温整体偏高1-2℃,土壤墒情充足,三月份各地小麦进入返青至拔节期后,五省三类苗面积降低至3100万亩,较科技壮苗启动初期的6400万亩减少3300万亩,减少了51%;原“一根针”已有2个左右分蘖,原“土里捂”已有2-3叶。进入小麦发育中后期,精准指导“一喷三防”,11主产省区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均偏轻发生,为多年来少有。而在麦收时也没遇到连阴雨,小麦质量也因此得到保障。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