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社科

《权力与建筑》
作者:迪耶·萨迪奇
译者:吴真贞
版本: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2022年5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刘亚光

迪耶·萨迪奇是英国著名的建筑设计评论家,也曾担任英国设计博物馆馆长。2020年,他的《B代表包豪斯》、《城市的语言》等作品引进国内。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出萨迪奇评论建筑、城市的风格,他关注观念对建筑空间的影响,特别是对空间背后隐藏的权力有着强烈的反思意识。今年引进的这本《权力与建筑》,更是在书名中就将二者直接联系到了一起。

现代城市不断攀高的天际线最好不过地说明了建筑中彰显的权力意志。“9·11”事件中,恐怖分子之所以会选择将双子塔作为攻击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当时纽约最高的地标性建筑,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一种文明及其背后的权力秩序。萨迪奇在书中非常精辟地总结,能作为权力象征之物的东西很多,建筑有何特别?其中一点原因是,对空间秩序的严格制定,与人类最原始的控制欲是密切相关的,很多时候,人们的世界观与他们对空间的感知和安排也有很大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建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宏大”的文化形式,它与人类形影不离,甚至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也恰恰是因为它不仅涉及自我,因此它除了能作为个人意志的外化,更能对他人形成影响——而这,恰恰是权力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

如果把这个逻辑升维到国家层面,就不难理解吉隆坡这类亚洲国家对摩天大楼的执念——如萨迪奇所说,这种“高楼综合征”的背后,满是对经济发展与寻求认同的焦虑。除了“高楼综合征”,萨迪奇还在书中讨论了总统的图书馆、博物馆、动荡年代的建筑等很多有趣的案例。

艺术

《比萨斜塔》
作者: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
译者:王丽丹
版本:新民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7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张婷

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是俄罗斯知名剧作家,她的剧作可以说是俄罗斯当代剧场中绕不开的作品。但她的剧作此前在中国被译介较少,此次是她的五部代表作首次结集出版中译本。书中收录了《比萨斜塔》《她弥留之际》《不正常的女人》《在别人的烛光下》《我预先支付!》五部代表剧作。其中,《比萨斜塔》和《她弥留之际》已分别由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搬上舞台,至今仍作为保留剧目。

普图什金娜在这些剧本探讨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抉择与困境,剧作中随处可见荒诞的设置,诙谐的对白,剧情却一再反转。在充满怀疑与迷茫的议题中又给观众以确定的呼喊。戏剧中当然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内耗、指责与不如意,但普图什金娜似乎又在这些矛盾冲突的痛苦之中寻得了一些价值,而非完全的虚无与否定。在围城内外,反转与颠覆不断上演。如同《比萨斜塔》中那句经典的台词:家庭生活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倾斜,倾斜,但好像永远都不会倒下。

社科

《炒作机器》
作者:锡南·阿拉尔
译者:周海云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22年5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申璐

如今,社交媒体与日常生活的融合程度之深不言而喻。当下的每一刻几乎都有数以万计的数字信号在传递,它们搭载着错综复杂的信息,近到朋友圈的状态更新,远到世界另一端的生活图景,网络连接创造出了一种近乎极端的相互依赖。而这种依赖本身也为诸多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便利,遗憾的是,在同一赛道的竞速中,虚假新闻的传播速率往往远超真实信息。在众声喧哗的社交平台上,意见的撕裂、自说自话的“交流”等似乎也都在颠覆着社交媒体革命伊始的那个理想愿景——这个世界当真连接在一起了吗?

当我们在谈论上述话题时,矛盾的根源似乎都指向了社交媒体本身,此前也有不少论述从批判的角度入手分析。而在《炒作机器》中,作者锡南·阿拉尔的观点是,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实现社交媒体带来的希望的同时规避其中的风险。前提是现有的讨论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社交媒体负面影响的高谈阔论,还需要对其具体的运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拆解。书中通过具体案例串联,社交媒体之上的大选干预、百事可乐品牌的名誉重创、引发公共卫生危机的虚假新闻分析等等都有涉及,几乎都围绕具体“炒作”的发酵过程展开。

该书作者有着多重身份。他首先是一位科学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个“数据狂人”,在麻省理工学院负责管理“社会分析实验室”,热衷于通过大数据分析具体信息在社交媒体的传播路径。同时,他也是一位创业者和投资人,据其称曾与脸书、推特、微信等高层共事,这样的身份让他能够近距离观察所谓的“炒作机器”的内在运行机制。这些都使得全书的论述角度相对多元,叙述更偏向理工思维的分析思路。但案例式的行文架构难免连接性较弱,读来可能会有意犹未尽之感,其中的批判性和人文讨论也相对受限。不过,对于对社交媒体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该书作者提供的视角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延展与补充。

历史

《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
作者:伊爱莲
译者:宋立宏 等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7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李永博

很多上海人对于犹太人都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二战时期的难民潮中,有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在那个特殊的战乱年代,犹太难民和上海人同舟共济的回忆,成为了很多老一辈人口耳相传的故事,犹太人的独特气质与处事风格也潜默地影响了上海的地方文化、语言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的作者伊爱莲是东亚研究教授,也是一位纳粹大屠杀幸存者。这本书收录了大量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这些异国他乡的犹太难民艰难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对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这些出自不同人之手、文风迥异的文字读来真切,令人深思,而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作为珍贵的一手文献也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与再挖掘的价值。


撰文/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李永博 青青子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