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分论坛“数字技术展大美中国”在京顺利举行。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主任舒展出席,并以“以中为始 数字文化创新路径探索与实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主任舒展。


舒展注意到,在涉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时,传统的观念上,大家会有些犹豫,甚至于会把保护和利用对立起来,“认为过度的使用会对保护不利”。但在他看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数字文保即是活化利用的基础与开始。数字技术也能让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保存。此外,针对文化遗产不可逆的消逝危机,数字技术或许能发挥一些社会价值,比如巴黎圣母院的高精扫描,为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的永续保存和再现提供了帮助。最后,数字信息技术的兴起,大大突破了传统保护手段的局限性,为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展现和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选择,为破解遗产保护的诸多难题找到了突破口,也为社会力量的介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舒展以“数字中轴”的案例为例,分享了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思考,以及对数字文化技术发展的理解。“‘中轴线’申遗不应该只是政府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一方面呈现7.8公里‘中轴线’,从700多年的历史和时空变迁,一直到今天如何去活化利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加强老百姓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触达,同时找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可持续道路。”舒展说。


他以去年年底上线的“云上中轴”小程序举例。“这个小程序背后是腾讯积累了20年的数字孪生、人机交互、智能计算的能力,用户可以利用这个小程序对‘中轴线’进行感知。上线5个小时就有50多万用户的参与,还有100多万人先后书写‘数字中轴’的‘中’字为‘中轴线’申遗加油,这也说明了现在年轻人对文化遗产非常高的认同感。”舒展说。


据舒展介绍,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还推出了结合数字建模、游戏引擎技术的“时空舱”产品,希望用数字化手段全景式呈现中轴线7.8公里街区内700多年的时空变迁,这也是历史上首次以这种创新方式呈现中轴线。此外,数字文化实验室还在“北京中轴线传承创新大赛”里承办数字文创赛道,和北师大、申遗办共同制作中轴线可持续发展整体的指标体系,为“中轴线”打造北京雨燕等属于自己的IP(知识产权)形象。


“通过‘数字中轴’案例,我发现(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技术在不断演进,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传承、利用的政策、方针和思路也在不断开放。”舒展说。他判断,下一代互联网或者数字技术的发展,会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带来新的可能性,并将远远超越现在已经实现的(案例),包括AI(人工智能)、3D(三维技术)、数字孪生的能力,甚至云游戏的能力,都可能在数字世界给文化遗产带来新的可能性。


谈及未来计划,舒展称,腾讯目前在文化遗产领域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探源方面,希望利用科技的力量参与到考古探源和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溯源的相关研究中。另一个方面是面向未来,通过数字化的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宋美璐 白金蕾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