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5日凌晨,特斯拉在美国得州超级工厂举行年度股东大会,就13项提案进行投票表决。其中,第四项提案,即特斯拉将按照3比1进行拆股的提案获得股东会通过,这意味着特斯拉将在两年内实现第二次拆股。

特斯拉盘后股价未见明显升幅,不过自7月21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后,特斯拉的股价已上涨超过20%。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特斯拉有望在今年冲击150万辆的交付目标,并承诺今年将推出Beta版的全自动驾驶软件(FSD)。马斯克预计,今年有望公布下一个超级工厂的选址,并预期特斯拉最终将拥有10到12个超级工厂,2032年特斯拉有望卖出1亿辆电动车,而目前特斯拉累计生产电动车只有300万辆。

“没有人怀疑特斯拉和马斯克取得的成绩,但投资者对马斯克与推特的收购纠纷,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和特斯拉的产能问题感到担忧。”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在股东大会开始前表示。

受二季度上海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电动车交付量遭到另一个电动车巨头比亚迪的反超,失去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的位置,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在下半年继续扩大。根据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比亚迪的批发量达16.5万辆,远超特斯拉中国的3万辆。

两年内两次拆股,推动股价大幅走高

在此次股东大会上,最受关注的提案莫过于进行拆股,而这项提案也获得股东的认可。事实上,拆股对公司的经营并无影响,但拆分后股价降低,可以增强股票的流动性,让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

特斯拉上一次拆股是在2020年8月,当时公司宣布对股票进行5比1拆分,引发公司股价出现一轮急升,股价从2020年8月11日不足1400美元快速上升至2000美元以上。根据特斯拉的统计,自2020年8月股票宣布拆分到2022年6月6日期间,公司的股价累计上涨43.5%。

在此前向SEC递交的文件中,特斯拉表示再次拆股是为员工管理股权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让普通人更容易购买到特斯拉的股票。

“我们的成功取决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不仅通过提供尊重、安全、包容和公平的工作场所,还包括提供出色的福利和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与其他制造商不同,公司为每位员工提供获得股权的选择。”特斯拉表示,希望通过拆股确保所有员工,无论何时加入特斯拉,都能享受相同的红利。

不过,来自部分激进投资者的提案并未得到通过,例如是否允许员工组建或加入工会的提案,没有得到超过三分之二的股东支持。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一直对员工成立工会表示反对,他在2018年曾发表推文,暗示如果员工成立工会,将需要放弃公司提供的期权。不过,2021年美国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裁定马斯克此举违法,要求他删除推文。

年底冲刺200万辆产能 明年量产Cybertruck

在股东大会结束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向现场股东发表讲话。他透露前几周特斯拉已累计交付共300万辆电动车,并有望在10年后卖出1亿辆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斯克称特斯拉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预计最终将拥有10-12座超级工厂,每座工厂的平均产能将达到150万辆至200万辆。此前他曾表示,特斯拉有望在2030年实现2000万辆的年化产能,相当于目前产能的10倍。

马斯克表示,今年年底4680电池将进入大规模量产,目前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可以支撑公司今年年底冲击200万辆产能。早前在第二季度财报中,特斯拉四大超级工厂的产能合计共190万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年化产能大于75万辆,并有望在今年内通过产线改造提升至100万辆以上。

对于新工厂的选址,马斯克仅表示有可能在今年内公布新选址,没有透露具体地点,但他透露明年年中特斯拉有望启动电动皮卡车Cybertruck的生产,这意味着特斯拉的供应链问题将得到缓解。马斯克表示,通胀问题将开始走低,而且大宗商品价格将在未来半年呈下降趋势,电池供应将不再是特斯拉产能的限制因素。

受上海超级工厂停产以及原材料价格大涨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毛利率较一季度明显下降,从一季度的32.9%下降至27.9%。此外,上海工厂停产也导致特斯拉二季度在欧洲的销量减半,市场份额下降超过50%。

对于特斯拉而言,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极有可能保不住。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电动车交付量达到64万辆,同比大增314.9%,领先特斯拉8万辆,这是2018年特斯拉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企后,比亚迪首次对特斯拉实现反超。

目前,比亚迪的产能和交付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7月的批发量达16.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5.04万辆大增221%,比特斯拉50%的年增速更高。

因此,特斯拉希望扩大上海和加州工厂的产能,并继续提高柏林工厂和得州工厂的产能爬坡,在6月中旬,柏林工厂已经实现每周1000辆的产能,但仍远低于上海工厂每周近万辆的水平。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就表示,柏林、加州和得州三大超级工厂将展开良性竞争,但它们无法打败上海工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