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强国复兴有我”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十六区系列巡讲活动在通州区举行。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冠军齐广璞、冬残奥会越野滑雪运动员杨洪琼、参与冬奥场馆建设的北控京奥建设公司张丹丹等宣讲团成员今日参加宣讲。

 

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由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联合组建,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20名宣讲员组成。宣讲活动采用两地同步开讲、线上线下同步结合的方式在全市开展。

 

8月10日,“强国复兴有我”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十六区系列巡讲活动在通州区举行,相关人员在宣讲结束后合影。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供图


“宣讲活动旨在通过大力宣传参与冬奥、服务冬奥和奉献冬奥的先进典型故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到“强国复兴有我”的奋斗征程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爱军表示。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齐广璞:四战冬奥终圆金牌梦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齐广璞,从2010年至今,已经参加了四届冬奥会,前3届冬奥会都没有登上领奖台。这次,齐广璞终于在北京冬奥会,在自己家门口,赢得了运动生涯中最渴望的奥运金牌。

 

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是在2010年的温哥华,当时的齐广璞不到20岁,获得了第7名的成绩。也就是在那次比赛中,齐广璞意识到“动作难度”在这个项目中的重要性。他开始迎接挑战,正式练习向后翻腾三周加转体1800度的最高难度动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0。简单来说,这个动作就是要在身体腾空不到3秒的时间内转8圈。”齐广璞说。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冠军齐广璞。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供图


要想练成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就要经历无数次的摔倒、失败、受伤。这些年,齐广璞已经把伤病当家常便饭了。“经过反复不断的艰苦训练,我终于做到了,并且凭借这个动作在2013年世锦赛上夺得了冠军,成为第一个在国际大赛上完成5.0的选手。”齐广璞表示。

 

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结果的不确定性。齐广璞坦言,奥运会最终是自己跟自己比赛。2014年索契冬奥会,齐广璞想在决赛中挑战5.0,没想到失败了,只拿到了第四名。

 

“经历的失败和挫折越多,爬起来的决心就越大。”齐广璞在随后的训练中更加拼命,不断苦练自己的技术动作,并先后在世锦赛及世界杯夺冠。“这些胜利让我斗志昂扬,我带着必胜的信念向2018年平昌冬奥会发起冲击。谁承想,在决赛第二轮的时候出现失误,失去了进入最后一轮决赛的资格,我准备了那么久的5.0还没来得及亮相,比赛就结束了。”齐广璞说。

 

三次冬奥,三次无缘奖牌。齐广璞在宣讲中说,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项运动。这期间,齐广璞的女儿彤彤出生了。“看着刚出生的女儿,我在想,如果有一天女儿问我,爸爸你为什么没有拿奥运冠军,我该怎么回答呢?”齐广璞说,“我的妻子也是一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她特别理解我,总是给我加油打气,为了让我专心训练,家里的事情从来不让我操心,我知道,能在家门口的冬奥会上登上领奖台为国争光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她的梦想,是我俩的梦想,更是我们空中技巧队共同的梦想。”

 

女儿刚满月,齐广璞就踏上了备战第四次冬奥会的征程。今年2月16日晚决赛最终轮的比拼中,最后一跳拼得真是惊心动魄:6名选手中有5人都选择了5.0。这也是齐广璞唯一的选择,只有拿出这个难度才能和国外选手较量,才能为中国队夺得金牌。

 

当齐广璞顺利完成起跳,向后翻腾三周加转体1800度,然后平稳落地,他就知道——这一次,成了。果然,这一跳拿到了全场最高分129分。齐广璞由此获得了奥运金牌。

 

“记得在夺冠后,我披着五星红旗冲出去的那一刻,跑着跑着,激动的泪水就流了下来,这一刻我等得太久了,多年的梦想终于在自己家门口实现了。在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齐广璞说。

 

越野滑雪运动员杨洪琼:“每天摔跤无数次”,冬残奥会勇夺3枚金牌

 

今年3月,我国96名残疾人运动员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奋力拼搏,让国歌一次又一次响起,国旗一次又一次升起。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了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这其中有中国冬残奥军团的越野滑雪运动员杨洪琼获得的三枚金牌。

 

冬残奥会越野滑雪运动员杨洪琼。北京冬奥精神宣讲团供图


杨洪琼出生于曲靖罗平的一个小山村。14岁那年,一次上山砍柴时,不慎从山上坠落导致脊髓损伤,从此不能站立行走。“残酷的现实让我感到绝望。”杨洪琼在宣讲中说,父母轮流陪她度过无数个黑夜。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站”起来。

 

2012年,杨洪琼进入云南省华夏中专读书,因为手臂力量好,被学校选为举重运动员参加省残运会比赛。随后于2014年入选省轮椅篮球队。

 

2018年,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在全国跨界跨项选才,以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当接到省残联老师的电话,询问想不想试试滑雪队时,杨洪琼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通过几轮测试后,2018年9月,杨洪琼成为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的一员。

 

在大连,杨洪琼每天和队员们在柏油路上用雪杖撑着滑轮椅,摔跤成了家常便饭。有一天,在下一个很陡的U形坡时,由于重心向前,她重重地摔了下去,手肘、膝盖都大面积摔伤。“教练说每天一跤,但其实我每天摔的是无数次跤,像这样苦不堪言的训练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杨洪琼说。

 

2018年11月,杨洪琼来到黑龙江,正式进入雪地训练。因为同一批进队的队员,基础条件都比她好,所以在每场测试中,杨洪琼的成绩基本都是垫底。“我只能用时间来积累,别人每天练3个小时,我就练4小时、5小时,甚至更多。一个雪季,我一共摔折7副雪板。”杨洪琼表示。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杨洪琼最大的对手是来自美国的马斯特斯,她在北京冬残奥会之前已经蝉联了三届冬残奥会冠军,是国际越野滑雪不败的神话。“和她相比,我名不见经传。可想到教练、老师们平时的谆谆教诲,我就想,放松心态,甩掉包袱,赛出水平,展示风采。”杨洪琼最终没有辜负国家的培养,在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长距离比赛中,以43分6秒7的成绩打败美国选手马斯特斯,拿到了冠军。

 

“当我冲过终点线,我发自内心地振臂高呼‘祖国万岁’!这枚金牌给了我无往不胜的信心。”杨洪琼越战越勇,又相继斩获了中距离、短距离项目的两枚金牌,成为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队夺金最多的运动员,实现了个人奥运的“三冠王”。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