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近日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促进半导体企业在美产量,以帮助美国在生产先进芯片方面领先世界。由于美国该法案针对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限制相关企业在华投资及经贸合作的条款,必然会对世界芯片产业链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关系的维护产生严重影响,呈现出浓厚的政治干预色彩,也遭到了包括美国在内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


美国近年来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持续打压,在于其发展逐步滞后所带来的危机感,美国占世界芯片制造产业的比重从高峰期的37%减少到如今的12%,中国虽然在世界芯片制造产业的占比还不算高,但正在奋起直追。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芯片半导体公司数量已达2904家,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芯片半导体行业获得资本融资318起;获得投融资金额797.46亿元。按照集微咨询的统计,中国大陆共有23座12英寸晶圆厂正在投入生产,总计月产能约为104.2万片,集微咨询预计中国大陆未来5年(2022年-2026年)还将新增25座 12英寸晶圆厂,这些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中国芯片产业的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对世界芯片产业链的影响力也将与日俱增。


美国“芯片法案”看似来势汹汹,但中国正从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多方面不断强化自身所长,从而应对美国所采取的封锁行动。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0年,国务院相继出台《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分别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等推动芯片产业发展,2022年3月,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税收优惠的重要支持。国家发挥”集中资源办大事“的政策优势,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提供指引,各项重大利好政策的出台,不仅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将刺激企业和投资者的预期向好,从而加大在芯片产业的投入力度。


与此同时芯片行业的自主联盟也在形成。2021年,包括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中芯国际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与清华、北大、国防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华为、小米、中兴通讯、阿里巴巴等终端需求企业共组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着眼于集成电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建立芯片技术创新的“中国标准”,由此让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与自下而上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建设形成呼应之势。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销售市场,美国“芯片法案”还试图强制三星、台积电等企业也“二选一”,但三星、台积电等企业在中国大陆市场投资巨大,三星西安厂3D NAND(计算机闪存芯片)产线从2012年动土至今,连同晶圆厂、封测厂共计投资260亿美元。西安厂已导入128层NAND量产,该厂产能占三星全球NAND产能的43%,同时也占全球NAND产能的15%,三星、台积电是否愿意为了美国“芯片法案”五年年均一百多亿美元(还要分摊给其他美国本土芯片企业)的补贴,而放弃已有投入,其中变数颇多。


中国芯片市场需求的旺盛,也给国产替代产品提供了足够的成长空间。按照规划,中芯国际今年将扩充一倍以上的产能,在国际芯片销售市场的占比很可能会提升到10%左右。德邦证券的研报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芯片制造设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报告显示,2022年6月国内10家主流晶圆厂共开标68台工艺设备,刻蚀、干法去胶、涂胶显影、测试、封装等设备的国产化制造走上正轨。


各项数据背后,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美国的人为封锁为国产替代开辟了更大的市场,也使得更多投资者和企业愿意投身其中。除了风投等融资路径外,芯片企业上市步伐也在加快,截至6月13日,已有66家芯片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在内的资本市场为芯片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持久的资金支持。


当然,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企业扩产等因素加成之外,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之前相当一段时期,由于我国芯片行业受多方条件制约发展放缓,导致部分人才流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测分会秘书长徐冬梅表示,2020 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规模在 21 万左右,约占毕业生总数的 2.30%。而在这 21 万学生中仅有 13.77% 毕业生毕业后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也因此,近期《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编制正式启动,引导各界聚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


随着芯片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以及芯片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化,芯片人才的薪资待遇快速提升,随着国家有关方面加快推进芯片人才生态体系建设,推动人才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的有效对接,将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人才基础。


显然,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出台“芯片法案”,但世界芯片产业链日趋分散化,”单极“模式不可持续,而中国则将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合力,强化独立自主的创新发展能力,也符合国际经济合则共赢的发展趋势。


文/财经评论人 毕舸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