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新冠疫情反弹、宏观经济承压等诸多因素叠加造成的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影响,2022年公司中期业绩未及预期。”8月17日,中国华融针对今年上半年业绩变动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根据中国华融8月16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显示,经初步测算,该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归属于该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约为人民币188.78亿元。

中国华融表示,受上半年资本市场持续波动的影响,公司持有的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出现了较大浮亏。同时,受宏观经济承压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相关客户履约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下迁,出于审慎考虑,公司本期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明显增加。信用风险增加叠加资产规模压降的影响,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同比减少。

今年以来,中国华融经历了多重震动,并已在引战增资的基础上深化了改革重组,而未来几年是中国华融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中国华融表示,将落实“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监管要求,努力实现公司业绩稳步向好。

引入中信集团为战投 加大资产盘活和现金回收力度

2022年是中国华融完成引战增资后的第一年。今年年初,中国华融已成功引入中信集团等五大机构为其战略增资,这被业内人士看作是缓解其资本紧缺难题、填补资本缺口及满足监管要求的重要举措。

“公司上半年实现改革重组后的平稳过渡,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中国华融表示,经营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实现控资产、降负债,合理压缩资产负债规模;完成促清收、保偿付,加大资产盘活和现金回收力度,母公司主业实现年度净回收目标;确保稳融资、降支出,母公司新增融资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明显,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融资加权平均期限较年初进一步增加。风险攻坚全面展开,主业转型更加聚焦,瘦身健体持续深化,基础管理不断夯实。

此外,中国华融加入了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借助中信集团产融并举优势和专业优势,主动对接中信集团产业链、供应链、区域链,建立月度定期业务协同机制、重大项目对接机制,深入推动业务协同。

5家金融牌照类子公司股权转让 交易对价合计约304.8亿元

在监管要求AMC(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之下,中国华融今年不断瘦身。中国华融表示,截至目前,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华融湘江银行已完成股权转让,华融信托股权转让已完成摘牌并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上述5家子公司股权交易对价合计约304.8亿元。

“根据监管要求,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遵守国资管理部门关于国有金融股权转让相关制度规定,有序推进金融牌照类子公司股权转让工作。”中国华融表示,公司金融牌照类子公司股权转让将有效释放资本,有助于将更多资源和精力集中于不良资产主业发展,有利于公司做强做精主业,对公司未来发展及股东长远利益更有益处。后续相关工作如有进一步进展,公司将及时公告,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融更加注重聚焦主业和结构优化。

据悉,该公司处置类业务收购和市场成交规模继续保持领先,主动采取定向组包、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手段提升处置效益。重组类业务稳健投放,落地项目均符合主业拓展方向。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围绕国家战略迈出新步伐,助力中海油成功回归A股。在结构优化方面,中国华融指出,上半年该公司积极运用重组盘活手段,加大问题企业重组业务投放,问题企业重组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新增投放占比63%,余额占比26%。紧跟国家战略,重点区域新增投放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华融表示,公司转型进一步加快。围绕破产重整、国企改革、上市公司纾困、“大不良”特殊机遇权益类投资等业务新蓝海积极探索,挖掘市场机会,加大项目储备。同时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等轻资本业务,发挥专业优势,在金融机构风险资产受托管理、国企“两非两资两金”资产受托处置、围绕“大不良”的顾问咨询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拓客户、闯市场。

参与化解风险纾困 已与多家房企签署协议

今年以来,房地产纾困成了AMC公司争相进入的领域,中国华融亦积极化解房企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华融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华融运用“债权+股权”“金融+产业”等特色工具箱,积极开展“保交楼”、烂尾楼盘活、问题资产并购重组等项目。

“公司已与阳光集团、新华联集团签订重组框架服务协议,全面参与推动重组纾困。”中国华融表示,各经营单位立足属地,服务区域涉房风险化解。通过“法律隔离、实质管控、封闭运行、重组盘活”等模式,助力受困房企盘活存量、重组资产、优化布局。

此外,针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中国华融表示,2022上半年,公司收购中小银行不良资产规模逾130亿元。

“中国华融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和监管规定,在压实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主体责任、股东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合规参与改革化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华融表示,用好增量支持政策,积极对接商业银行业务需求,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提高处置效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