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如果长期不用未来或将被银行暂停服务。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信用卡新规”)下发已有月余,多家银行正在加快清理“长期睡眠信用卡”的工作日程。


所谓“长期睡眠信用卡”,即为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信用卡。


“虽然信用卡新规还有2年的过渡期,但银行需要尽快找出应对方案。”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新规发布后,银行清理睡眠卡已是势在必行。清理这类信用卡有助于银行减少管理成本,同时也将为未来信用卡发展腾挪空间。


有业内人士直言,当前银行信用卡早已不再是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未来如何盘活存量市场、更加精准地抓住客户使用痛点将是未来银行必须考虑的策略。


多家银行开始清理长期睡眠信用卡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自“信用卡新规落地”之后,已有多家银行正在加速清理“长期睡眠信用卡”。


光大银行在7月中旬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监管部门相关要求,该行将陆续对客户名下长期不交易卡片暂停用卡服务。


另有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透露,该行亦在研究针对长期睡眠卡的处置方案。如果银行睡眠卡占比过多而无法发行新的卡片,对银行而言意味着信用卡业务将处于停滞状态,这将对银行未来零售业务增长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压降长期睡眠信用卡是大势所趋。


根据7月初发布的信用卡新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以发卡量、客户数量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未来银保监会还将动态调降长期睡眠信用卡比例限制标准,不断督促行业将睡眠卡比例降至更低水平。


“银行睡眠信用卡占比较多,不仅会占据大量银行管理信用卡的成本,还会隐藏诸多风险。”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大量的睡眠卡可能存在被盗刷、违规套现的问题,因此压降这类长期不用的卡片占比势在必行。


不过,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计,这可能会在短期内让银行发卡规模的增速有所降低,尤其是一些睡眠信用卡占比较高的银行,但不会出现骤降。这不仅有助于银行管理信用卡授信业务,也有助于为用卡客户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信用卡跑马圈地时代已经过去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各家银行睡眠信用卡占比差异较大,其中信用卡业务占比较大的银行睡眠信用卡占比普遍在20%-30%,部分银行则达到30%以上。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1)》亦显示,截至2020年末,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累计发卡量为11.3亿张,其中6个月内有过使用记录的累计活卡量为7.4亿张。这意味着近4亿张信用卡处于“睡眠”或者注销状态,信用卡活卡率为65%。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信用卡的活卡率由2018年的73%下降至2020年的65%,已经降至7年来最低值。


“部分银行经营理念不科学,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滥发卡、重复发卡情况突出,导致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过去一段时间银行将信用卡当作零售转型的重点业务,因此信用卡发卡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是导致睡眠卡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股份制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银行信用卡交易规模和业务量的增长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卡的新增客户,但现在拉新增客户的难度越来越高,新卡的营销往往并不理想。银行原来“跑马圈地”式的增长方式来支撑银行信用卡增长的老办法已然“失灵”。


“现在每个人都不缺信用卡,但银行如何能够更敏锐地抓住用户的需求才是关键。”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信用卡业务进入审慎发展阶段,意味着客户准入门槛的提升,对银行而言,其难点在于如何做好精准营销、如何提升存量客户的活客率。


当前有部分银行已将经营思路从粗暴的拉新带动业务规模的增长,转化为通过活客率拉动增长。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等新发卡量增速均明显下降。根据银行年报显示,招行2019年新增发卡量(流通卡量)约1100万张,较2018年下降1084万张。而2020年、2021年该行流通卡量增长仅为2.90%。不过,该行从交易金额来看,近年来仍能保持10%左右的增速。


此外,当前金融监管部门还要求银行“合理设置单一客户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在授信审批和调整授信额度时,应当扣减客户累计已获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


有银行信用卡中心业内人士表示,这会让银行信用卡的竞争程度进一步增加。银行在给新客户审批额度时,需要减去新客户在其他银行已有的额度,若银行由于睡眠卡过多无法发新、无法精准营销,则可能造成一些优质客户被他行抢发额度后,因开卡额度极低而失去吸引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