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的那天》

除了新冠疫情,这个暑假让人忧心的还有全国多地发生的洪水和酷热引起的火灾。每年夏天还有儿童游泳溺亡的新闻,放眼全球,还有的国家正在经历战争。有人说给孩子看的绘本讲的总是美好的事物,其实绘本也在用不那么惨烈的方式告诉孩子灾难是什么。

人在遭遇灾难时,本能往往在第一位,这时会展现平时极少展现的能力,本期书单中的第一本,小女孩在洪水来的那天第一次知道爸爸不仅会游泳还会划船。而事后回顾灾难,又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抚平心理伤痕,书单中的第二本《出事的那一天》,乔和好朋友汤尼一起游泳,汤尼却溺水而亡了,乔无法面对这个真相,内心陷入愧疚与煎熬。

有些灾难具有较强地域性,书单中提到的火山爆发,日本对此会更为警觉。也有的灾难,比如火灾,常常在人们熟悉的地方以不经意的方式突然发生。每个人都知道火是什么,却未必了解火的全部。

为了多角度展现人类与灾难的抗争,我们也在本期书单中加入了回顾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灾难(包括海难、空难、海啸、传染病等)的书。图书的类型既有适合低龄儿童的图画书也有适合青少年的小说,还有科普图书。

灾难无情,但它也会带给我们不同于以往的思考。童书还不能切入太深的话题,但是它们能让孩子看到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全貌,就已经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爱护自己、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家园的种子。

洪水

《洪水来的那天》
陆薇尔/著·绘
小活字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7月
适读年龄:4+

1998年夏天,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区经历了一场特大洪水。这本书的作者陆薇尔的老家湖北,就处于抗洪抢险的第一线。长大后陆薇尔成为一名插画师,在多方收集当年的资料后,以此为主题创作了她的第一本绘本。

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以儿童的视角再现洪水来袭的画面。“我”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洪水来的时候她正和姐姐因为一本书而起争执。她对淹没了她家一楼的洪水起先是好奇,觉得有趣,在她不小心被洪水卷走时,内心充满了害怕。好在爸爸救起了她,并用家里可用的材料做了一条“船”,一家人划着“船”离开,还一路救起了其他人和动物……

这本书里充满了20世纪90年代的生活气息,它们也都是陆薇尔的童年记忆。在“我”的家中,有老虎挂历,燃烧的蚊香,跳棋,纸船,门上的涂鸦……尤其是姐妹俩争执时,姐姐用来刺伤妹妹的话:“你是多余的”“爸爸本来想把你送人”,也是那个年代常见的“玩笑话”。但在经历洪水之后,一家人幸运地还在一起,姐妹俩冰释前嫌,小女孩的一句心里话“才没有谁是多余的呢”成为全书点睛之笔。




游泳溺水

《出事的那一天》(中英双语)
[美] 玛丽昂·戴恩·鲍尔/著  邹嘉容/译
启发文化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1年8月
适读年龄:7+

这本小说获得了1987年美国纽伯瑞奖荣誉奖,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好朋友溺水死亡后所经历的情绪变化和心灵上的煎熬。

汤尼和乔性格迥异,一个敢于冒险而不考虑后果,一个冷静谨慎。一天汤尼拉着乔骑车去危险的饿死岩攀岩。乔心里害怕却碍于面子不情愿地出发。谁知半路上,汤尼突然改变主意想去河里游泳。这次乔愿意去,因为对他来说游泳至少比攀岩有把握。然而,下水后汤尼却消失了。尽管乔尽了最大努力,却还是无法拯救他最好的朋友。汤尼死后,乔陷入了惊恐、自责、痛苦之中,却没有勇气说出真相……

作者在情节层层铺叙中激烈交织着乔的内心冲突,带读者思考同侪压力,以及认识到,当我们做出不同选择就会带来不同后果,也需要为之承担一定的责任。


火灾


《火的大百科》
[瑞典]夏洛特·赛德隆德/著 [瑞典]大卫·亨森/绘
 马巍 陈彦坤/译
小猛犸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年5月
适读年龄:3+

这是一本从各个角度介绍火的科普读物。从家中的衣物、锅具起火到森林火灾,从着火的化学原理到灭火的工具、逃离火灾的方法,从火的起源到关于火神的传说,从火与自然的关系到人类危险化学用品的管理,通过介绍火的方方面面,向读者普及了火灾安全自救知识。



战争

《温顿先生的669个孩子》
[美]彼得·西斯绘/著 
杜可名/译
99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适读年龄:5+

1938年,29岁的尼古拉斯·温顿拯救了被困在纳粹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近700名儿童的生命,但这个故事他从未讲述过,直到1988年他的妻子在他保存的资料里发现了那份儿童名单,并联系相关的学者,才找到那些孩子。在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节目中,温顿与一些孩子团聚了,这个故事也被广泛知晓。

捷克裔美国艺术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彼得·西斯作为战后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孩子,从小就经常听说人们在战争中生存下的故事。他被温顿的英勇行为所打动,用简单的词汇和图画结构将温顿的努力与他拯救的一个名叫薇拉的小女孩联系在一起,完成了这本“温顿的故事”。



地震

《我的房子为什么在抖?当建筑遇上地震》
[法] 马修·西尔万德/著 
[法] 珀西瓦尔·巴里耶/绘 
李莹/译
浪花朵朵 |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0年6月
适读年龄:4+

这是一本关于地震和建筑原理的书。如何建造不会被地震摧毁的建筑?那么就要先来看看那些在地震中会坍塌的建筑。

在广阔而颤抖的大平原上,大酋长艾格抖抖热衷于为地震计数,这件事仿佛成了他的工作。故事开始时,这里发生了第2556762次地震……

另一位名叫鲍勃的酋长来了,他不了解广阔而颤抖的大平原,只看到一块平坦的大地,于是他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市。但地震一次次无情地震垮了他的建筑,艾格抖抖的小平板电脑塔布塔可(它简直是个地震学家)一次次为他讲解地震的成因、地壳的结构、地震的破坏性以及示范建筑怎样才能抗震,鲍勃也一次次调整建筑形式,最终得以建成坚固的建筑。




历史上的大灾难

《DK大灾难》
[英] 理查德·普拉特/著 [英] 理查德·本森/绘
刘迁 乔雪纯/译
若晴文化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11月
适读年龄:7+

这是英国DK公司出品的一本科普书,介绍了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12个重大灾难,分别是维苏威火山大爆发、黑死病、伦敦大火、黄河大洪水、超级暴风雪、日本三陆海啸、大地震、泰坦尼克号海难、致命的尘暴、兴登堡号空难、夺命雪崩、超级飓风。作者采用了大量有震撼力的照片再现了每一次灾难发生的具体过程。




灾难求生



“灾难求生”儿童小说系列(共14册)
[美] 劳伦·塔西斯/著
付畅园、徐匡、吴晶等/译
接力出版社 2022年3月
适读年龄:9+

这是一套为9岁以上孩子而写的生存小说,讲述了孩子们在灾难中凭借智慧和勇气,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14本分别是《地震夜的新生》《龙卷风中的使命》《逃离火海》《飞艇逃生》《火山脱险》《飓风营救》《海啸奇迹》《致命空袭》《战火重生》《高楼惊魂》《鲨口余生》《冰海大逃亡》《灰熊救援》《蜜糖危机》。

作者劳伦·塔西斯是美国学者出版社旗下的Story works Magazine(故事作业杂志)资深编辑,创作过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她在虚构的故事里真实再现了灾难发生时的惊险场景,还在故事中融入了一些逃生技巧。




《科学能救命》(共10册)
[美] 费利西娅·劳 [英] 格里·贝利/著
[英] 莱顿·诺伊斯/绘
 苏京春/译
中信出版集团·红披风 
2022年6月
适读年龄:7+

这是一套科普野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图画书。在编排结构上有些像《神奇校车》,是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知识。科学家乔博士和碧博士常去野外做科学考察,他们会出现在北极、火山、沙漠等不同地方,也会经历一些危险,但他们总能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化险为夷。

全套书共10册,分别是《和北极动物一起漂流》《跟着蝙蝠洞穴逃生》《让人迷失的沙尘》《像鲁滨逊一样生活》《飞崖走壁的山峰向导》《遭遇海洋风暴》《雨林中的大危机》《可怕的急流》《在太空看流星雨》《逃离火山》。作者费利西娅·劳和格里·贝利曾合著过《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等书。




火山爆发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
[日] 萩原福鼓 著/绘 [日] 早川由纪夫/审订
许朝/译
天略图书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11月
适读年龄:4+

这本绘本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火山喷发的各种样貌。即使是同一座火山,也会在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的喷发:像发射炮弹般的爆炸、烟柱高大且长久不散的喷发、缓缓流出的熔岩、危险的火山碎屑流、整座山的山体崩塌等。

书中的火山以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间山为原型,描绘了日本昭和、江户、平安时代以及25000年前的四次喷发。我们可以从图画中人们的生活情景、脸上的表情或反应中,感受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核辐射

《希望的牧场》
森绘都/著 吉田尚令/绘
宋三三/译
蒲蒲兰绘本馆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9年11月
适读年龄:5+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核电站方圆20公里以内都被指定为“警戒区”,禁止踏入。一位养牛人却坚持留在了杳无人烟的小镇,继续饲养那些遭到核辐射的肉牛。

这些牛已经卖不出去了,继续饲养它们还有什么意义呢?和牛一样,这边土地上的房屋、河流、空气、星空似乎全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养牛人在自问自答中,也在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



暴雪

《大暴雪》
[美]约翰·罗科/著·绘 李一慢/译
奇想国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1年12月 
适读年龄:4+

1978年2月6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经历了一场史上最大的暴风雪。雪下了整整两天才停,罗得岛的一部分、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被埋在一米多深的积雪中。困在家里的人们渐渐没有东西吃了,好在书中的这个小男孩背诵过求生指南,而且身轻如燕的他是家中唯一能在积雪上行走的人。于是他承担起为家人和邻居出门购买食物和日用品的重任……

这本书也是作者约翰·罗科以自己十岁那年脚绑网球拍、冒着暴风雪去一公里外的商店购物等经历为蓝本而创作的。他非常理解孩子们的心理,将故事中小男孩的冒险历程描述得仿佛是一次往返北极的旅程,惊心动魄,而不是实质上只是来往于几条街之外的杂货店和家之间。





编辑/申蝉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