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为纪念中共中央进驻香山73周年,9月9日,“新赶考 新答卷——第三届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理论研讨会”在香山革命纪念馆顺利召开。

 

经前期精心筹备,本次理论研讨会向全国广泛征集理论学术文章150余篇,经权威专家匿名审稿共选取优秀论文80篇。总体来看,本次入选论文突出体现“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三者相统一,与会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湖南、江苏等17个省市。

 

本次理论研讨会以“新赶考 新答卷”为主题,相较往届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征文既聚焦香山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研究主题,又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大背景下,深入思考革命类纪念馆所承担的展示、传播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尤其突出对“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主题片区发展思路的研讨,从馆际合作与发展、革命类文物征集与利用、旧址连片保护三个大方向出发,进一步探讨首都红色文化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香山革命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徐中煜提出,纪念馆将继续全面摸排片区红色资源,摸清红色文化资源底数和现状,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采取精品打造、连片打造、联动打造方式,使“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主题片区成为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的红色文化精神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张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侯中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民革北京市委委员姜海军等作了主会场代表发言。

 

“就红色家书存量的时间分布来看,特别是与革命战争年代的家书相比,香山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家书是较为集中的一个阶段。通过梳理写于香山革命时期的红色家书,可以感受到共产党人对家人充满了爱,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说。

 

他表示,相对于官方档案,家书属于私人档案,具有私密性、真实性、情感性、唯一性等特点。绝大多数家书的作者当初没有想到这些信件会被发表,所以就在信纸上敞开心扉地与家人和亲友畅谈,因此写出的文字最能表露心迹,倾注笔端的情感最为动人心魄。

 

会上,香山革命纪念馆与西柏坡纪念馆签订了《“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及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两馆将着眼于“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沿线红色资源的内涵挖掘、史料收集整理、革命文物与旧址保护利用、展览展示、红色游学、宣传教育、融媒体传播等领域合作,共同做好“赶考”精神的传承。

 

此外,位于香山革命纪念馆南广场的“旗帜飘扬——党旗国旗军旗诞生珍贵史料展”于今日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三部分,展出历史及档案、文物图片300余张,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诞生的光辉历程。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