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正在由中心城区逐步向外疏解,先后完成天坛医院整体迁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东直门医院东区扩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区等;基本建成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实现北大医院城南院区、朝阳医院东院、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正在加快实施口腔医院整体迁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扩建、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市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同时,支持部分区属医院提质改建,正在加快推进丰台医院提质改建、怀柔医院二期扩建、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等工程,满足辖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支持社会办医分别在朝阳、“三城一区”等重点地区建设安贞东方医院、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研究型国际医院。此外,通过区办市管等模式提升生态涵养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


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一切为了人民——我们这十年”专题媒体沟通会上,北京市卫健委体制改革处副处长王敬媛说,“让市民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邓勇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三甲医院新院区布局由来已久,已被纳入“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目的在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难以下沉、老百姓看病不方便、被纳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校园区等郊区医疗资源配套跟不上的问题。“效果非常明显,新院区建成后,院本部的医生通过轮班的方式,可以到新院区出诊,老百姓不需要跑那么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而且可以医保报销,这是一项惠民工程,是非常好的一项事业。”邓勇指出,新院区发展,一方面能解决民生需求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当地的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因为有了配套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会起到促进人口迁移的作用,也可以疏解首都核心功能区的城市运营压力,通过这一抓手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