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1》指出,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脏病患者占很大比重。其中,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人,心力衰竭患者约890万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约500万人,心房颤动患者约487万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约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约200万人。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医师艾辉指出,心脏疾病的发生是多种不良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糖尿病、缺乏运动、不良情绪、超重及遗传因素等。
 
“在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心绞痛、心梗等导致的心肌缺血可能影响患者整体心脏功能,且心肌受损是不可逆的。当心脏功能减退后,会影响到患者的预期寿命。”艾辉认为,在疾病治疗方面,医患之间要有足够的信任,患者应听从医生专业建议,要有良好的依从性,遵照医嘱,尊重医生,实际上也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临床上对于心脏疾病治疗包括药物、手术、生活方式以及后期的心脏康复等一系列措施在内的整体治疗。艾辉表示,对于患者因心肌缺血导致的各种临床症状而言,药物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式,即便患者进行相关手术治疗,为巩固和维护患者后期手术成果,也需要长期用药。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必不可少的手段。
 
合理饮食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遵循食物的金字塔原则,多摄取谷物、蔬菜等健康食物,适量摄取脂肪。
 
适量运动
通过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进行锻炼,每周至少锻炼5-7次,每次持续40分钟至1小时,整个锻炼过程包括热身、锻炼、恢复拉伸等。
 
调整心态
避免过于焦虑、过于劳累的状况,遇到问题懂得调适,保持心态平衡,避免长期处于精神比较紧张的状态,避免大悲大喜。
 
定期体检
定期对血压、血脂等容易影响心脏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治疗。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