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北京最美丽的季节。

 

最近,马树华每天吃完饭,都习惯出去遛一圈。推开房门就是宽敞的院子,摆着她精心种植的各种花草;走出院门,胡同里不再像以往那般,停满了汽车,取而代之的是休息区和花箱;继续往西走,拐到东四北大街等地,漫步在青砖灰瓦的路面上,沿街精美的砖雕、复古的挂檐板……她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的老北京街头。


马树华居住的东四地区,可以说是北京城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坐标。历史给这座城市沉淀的人文底蕴,就深藏在老街胡同的门檐旧墙老槐荫中。

 

她曾一度想搬离这里。杂乱的平房院、停满车辆的胡同、杂乱无章的街面……2020年开始,马树华家门口的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

 

伴随着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落地,街区“美丽”的支脉从街巷不断向院落延伸,居住了40多年的平房院,也成了“美丽院落”试点。

 

而今,她改变了想法:“一座城市总有让人怀念的地方。现在还是觉得,住在这儿好,环境好、交通也方便。”

 

9月20日,东四九条47号院,马树华在院子里修剪她种植的花草。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不怕被树根绊倒,晚上安心出门了

 

东四九条47号院分前院和后院,老北京胡同里的传统居住合院,像这种有宽敞院落的少见。马树华和闺女、女婿住在后院,院中有修缮一新的花坛,种植着月季等花卉,铺着木板的阶梯式平台边,摆放了一圈绿植。


这处阶梯式平台的位置,原先是一棵老椿树。1980年,马树华结婚就搬到了47号院。9年后,她在院里亲手种下了这棵香椿树。生长了30多年的老椿树,树干粗得一人抱不过来,四通八达的树根也深入到房基下面,不仅把原先地面上的砖都拱翻了起来,导致人无处下脚,甚至还堵了下水道。“树根拱得院里地面比屋内地面都高,一下雨屋里就进水。”马树华说,院里住的老人多,一到晚上基本都不敢出门,因为这里路面不平、又黑,都怕摔着。


改造前,东四九条47号院内的地面被香椿树树根顶得破碎不堪。东城区城管委供图


居民们也想过把香椿树砍掉,但有规定,在园林局登记过的树木,不能随意砍伐。他们也试过找施工队,打算把地面平整一下,谁知施工队一来,看到盘根错节的香椿树树根,摇摇头就走了。

 

去年8月份,东四九条47号院成为东城区第二批“美丽院落”试点之一。改造前,院里有两棵香椿树,至少有80%的地面存在损坏情况,安全出行成为大伙儿普遍关心的问题。起初听说院子要改造时,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地面整修。

 

东四九条47号院改造前的样子。资料图片


为了让居民们对改造后的院落更加放心,东四街道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院落地下管线等项目进行全面测绘。街道与设计师团队多次沟通协调设计方案,从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三个维度出发,对院落景观、建筑、使用方面的设计提出合理建议,最终确定了采用仿古青砖、石材、鹅卵石等多种耐磨、防风化的铺装材料。

 

东四九条47号院改造后的一处景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同时还与产权单位合力解决院内问题,产权单位报批相关手续并伐除影响周边居民房屋安全的险树,设计单位对遗留树根周边做了混凝土加固,并对树根拱起位置做阶梯式处理,彻底消除了房屋安全隐患。

 

东四街道“美丽院落”改造项目启动后,马树华不仅是见证者,身为居民代表的她,还多次受邀参加意见征集会,成为项目的“参与者”。


在对院落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东四街道专门邀请居民参与座谈会,由责任规划师团队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还组织召开实施方案居民意见征集会,听取大伙儿对地面整修、地下排水、植被选择等方面的建议,根据建议对设计方案做出修改和深化。马树华说,改造中,居民们提出的意见和需求,都在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被列入改造内容中。

 

改造完成后的院落,重新平整铺装了院内道路,还增加了太阳能灯照明、绿化,让小院既有大树,又有小景。马树华对此喜出望外:“住了几十年的院子,没想到一改造,‘颜值’还挺高!”

 

没了随意停放的汽车,胡同静下来了

 

作家刘心武曾在随笔《人在胡同第几槐》一文中描写过东四的胡同和大槐树,他想绘制一幅东四胡同的画作,画中有槐树,有骡马大车,也有车上卖剩的西瓜,但“现在倘若要画……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


在马树华的印象里,大约2010年以后,胡同里的汽车慢慢多了起来。

 

“晚上汽车回来了,都挤在胡同里,有的地方宽敞,还两边各停一辆。”马树华站在胡同中间,向记者比划着这里停车最“鼎盛”时的景象。

 

她回忆起胡同里被汽车“塞满”的日子,宁静的生活总是被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搅乱:早晨上班,汽车开走了,回来后发现,家门口的车位被占了,常常引起纠纷口角;不少居民拖来破旧自行车、水泥墩子抢占车位;狭窄的胡同里还有邻居搭的煤棚子,天黑时,到处都是车,躲也没处躲,不小心就会被绊个跟头。慢慢地,马树华不愿意再出门。

 

2020年8月30日发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进一步明确了北京老城的发展方向,并创新性地提出“安宁交通”,即改变以车为主的交通理念,让胡同逐渐回归清静、舒适的公共空间。

 

东四九条胡同内设有自行车专用停车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经过摸底调研,东城区将辖区胡同停车难题分为三大类,并依次确定了共享、盘活、适度建设三条解决路径,即优先与驻街单位共享停车资源,通过企业降一点、居民掏一点、政府补一点“四两拨千斤”解决车位缺口;在驻区单位较少的胡同,挖潜路侧车位、边角地等停车资源;当前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时,在胡同口、路外因地制宜建设停车设施,将停在胡同里的车“吸出来”。

 

通过将胡同东口的闲置拆迁滞留地改造为路外公共停车场,原本因车辆随意穿行、乱停而拥挤喧嚣的东四九条安静了下来,这里也成为东四历史文保区的首个不停车街区。胡同东口的停车场所在地,原本是一片拆迁整治后的闲置地,改建成停车场后共有50多个车位,一部分作为东四九条居民的固定车位,还有一部分可以在每天早7点到晚9点之间提供给外来车辆使用。

 

停车问题解决后,胡同只允许车辆从东口驶入,除了落客,不可以在胡同中停车。为此,街道还特地制定了《九条居民停车自治公约》,挨家挨户宣传。

 

整治后的东四九条,又重拾过去的悠然自得。路变宽了,胡同里也装上了路灯。如今,走在全长700多米的东四九条中,可以看到胡同两侧摆放着白色的矮栅栏,栅栏后的花箱里种着绿植,居民和游客在胡同里慢悠悠地走着,高大的槐树遮蔽住刺眼的阳光。

 

9月20日,东四北大街改造后的公交车站,马树华展示改造前公交车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修旧如旧,熟悉的老北京街头又回来了

 

从马树华的家里出来,沿着胡同往西,就来到了东四北大街。


她回忆,以前胡同口有两栋建筑,左手边是一家酒店,右手边是一个婚纱影楼。“两栋建筑外观都很夸张、现代,与街区的整体风格不搭。”马树华说,家门口的大街上,往往也是人车混行,杂乱无章。

 

改造前的东四北大街。东城区城管委供图


现在,婚纱影楼改为教育培训机构,两栋楼外立面进行了重新设计,砌着复古的青色老砖,看上去整体氛围舒服多了。


改造后的东四北大街。东城区城管委供图


走在大街上,令她印象深刻的,有加宽的人行道、增添的绿植、中央绿化带上设置的安全过街的隔离空间,还有沿街精美的砖雕、复古的挂檐板、古朴的女儿墙、独具匠心的各式窗棂……记忆中的老北京街头又回来了。

 

恢复性修建,是北京老城保护,也是东四这片历史街区的重要更新理念。

 

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东四南、北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东城区着力打造传统生活体验区和商业文创区,塑造“京韵、大市”的城市风貌。在设计上,延续“北古南新、多元并存”的风貌肌理,秉承“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的理念,参考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老照片,以“修旧如旧”的“绣花”功夫,赋予老街历史文化内涵,让老街重现古都历史风韵。

 

不仅是东四九条胡同口的酒店和培训机构外立面“变了脸”,沿着东四北大街往南,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一路相伴。此次在东四南、北大街修缮中,共使用了86万块“老砖”、18.2万块“旧瓦”,让整个街区恢复古都风貌。

 

从元代开始,东四南、北大街就是一个商业中心,如今仅东四北大街就有商户232家。恢复老街京韵,尊重居民、商户意见,设计师参照了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等各历史时期的老照片、老电影等,在保留老建筑风貌的基础上,结合沿线不同时代、不同功能的建筑外形,为沿线建筑提供传统、民国、新中式、现代4种建筑立面设计风格,根据建筑风格又提供了套方、龟背锦、拱形门窗、落地橱窗等48种不同门窗样式,商户可自选颜色材料、把手样式、装饰棂条等,自行组合搭配。


干摆、丝缝等传统砖墙工艺的回归,加上“黑红净”“铁红”等多种院门配色及门联楹联的再现,突显了全街建筑“和而不同”的原有特色,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街味道、古都特色。

 

东四南、北大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还打造了多处可进入式“小而美”的“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改造前。东城区城管委供图


“口袋公园”以“东四八景”——“北新典故”“九曲寻幽”“府邸旧事”“合院朝夕”“商铺集锦”“大市天际”“灯市骈集”“十步芳草”为主题引导,展示片区周边历史文化,提升沿线绿化景观品质。

 

东城区东四北大街400号院前的违建拆除,改造成了口袋公园。东城区城管委供图


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他们对现状绿地进行品质提升,包括张自忠路口东南角等节点,在保留现状植被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复合使用功能的景观场所;结合新增拆违腾退空间、加宽的人行道空间进行园林景观营造,包括隆福寺街口等节点,将原有被占用的公共空间还于人民,增加了植物绿化和休憩座椅。植物配置上充分保留现状长势良好乔木,补充种植具有北京特色的植物品种,如西府海棠等,丰富季相变化,营造三季观花、四季有绿的公共景观,同时完善了座椅、铺装等基础设施。

 

东城区东四九条胡同里的居民休息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如今,马树华对小院的布置,心里已经有了安排。她计划明年就在阶梯式平台上装一个遮阳伞,伞下支起桌椅,“到了夏天,晚上坐在院里休息,旁边就是花草,这日子甭提多美了。”

 

秋日午后,阳光正好。她从焕然一新的院落里走出来,闲步在宁静的胡同里,感觉“特别顺心”。“美丽院落”建设,打造“安宁交通”,东四南、北大街的环境整治提升,马树华一直积极参与其中。她觉得,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在老城的保护与更新中,更多了一份使命感。

 

新京报记者 陈琳 赵亚楠 景如月 周博华 王贵彬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