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建议罢免韩国外交部长朴振的议案。

 

当地时间9月29日,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在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议员缺席的情况下,表决通过了建议罢免外交部长官朴振的议案。

 

引发此次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的一系列外交争议行为。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仅48秒,还被媒体拍到私下的脏话言论。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非正式会谈也被批没有成果。《韩民族日报》指出,韩美、韩日双边会谈以史无前例的失败告终,其他国家首脑或认为尹锡悦是可以轻易摆布的棋子,而非值得信赖的外交对象。

 

就罢免建议案来看,韩国国会认为朴振身为主管外交事务的长官,应被严肃问责。不过,韩联社指出,国会只有建议罢免国务委员的权利,对总统并无约束力,因此尹锡悦不接受罢免建议的可能性也很大。


执政党缺席的议案

 

当地时间9月29日,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建议罢免朴振的议案进行表决。国民力量党因反对建议案而集体离席以示抗议,只有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等在野议员参与投票。

 

299名议员中,只有170人出席全会。其中,168人投票赞成,1人反对,1人弃权,通过了建议罢免朴振的议案。

 

此次罢免议案的通过几乎没有什么悬念。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国务委员罢免建议案需由三分之一以上在籍议员(100席以上)提出并获得过半数(150席)赞成后方可通过,共同民主党完全掌握通过罢免案的主动权。

 

关于建议罢免朴振的原因,议案指出,尹锡悦出访英美加三国空手而归,史无前例的“外交翻车”有损国格,朴振身为主管外交事务的长官,应被严肃问责。

 

外界原本对尹锡悦此次的外交之旅颇为期待。他不仅在此期间巡访英美加,还会借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机会与多国领导人会面。韩联社指出,那时,外界十分关注尹锡悦将如何开展“经济外交”。

 

然而,尹锡悦在外访期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先是日韩双方对首脑会议的态度存在“温差”,见面后双方也对会面的定义不同,日方强调“恳谈”而非会谈,降低了会谈级别。与拜登也没有安排正式会谈,仅寒暄见面48秒便草草结束。尹锡悦还被拍到私下“爆粗口”,致使韩国国民产生极大不满。


当地时间9月20日,美国纽约,韩国总统尹锡悦(左)、韩国外交部长朴振(中)、最高外交政策顾问金成汉出席联合国大会。图/视觉中国


“尹锡悦的外交之行可以用‘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总结。”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李家成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尹锡悦在出访前把调子定得很高,也拉高了民众的期待值。他或认为自己主动示好后,美日都会相应配合他,但实际外交运作并非如此。无论对美、对日,尹锡悦都未取得实际成果,这也凸显了他的确是缺乏外交经验的“政治素人”。

 

尹锡悦在外交上的连连糗事给共同民主党提供了靶子。此前,韩国检方加快节奏对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展开调查,搜查了保管着前任总统档案记录的总统档案馆。9月初,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以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对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提出不拘留起诉。

 

李家成补充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已成为政治争斗的靶子,共同民主党或“以攻为守”,利用尹锡悦的外交争议进行反击。


执政党与在野党矛盾或进一步加深

 

尽管韩国国会通过了建议罢免朴振的议案,但尹锡悦或不会接受这份议案。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宪法保障国会建议罢免国务委员的权利,但对总统并没有约束力,也没有法律规定行使否决权的程序。迄今为止,韩国国会共通过6份国务委员罢免建议案,其中5人全部下台,仅有前农林水产食品部长官金在水因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行使否决权而保住职位。

 

从尹锡悦的表态来看,他仍在维护朴振。尹锡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朴振能力出众,正在为了国家利益奔走各国而不顾自身健康,相信国民们对是非对错心知肚明。韩联社指出,这是尹锡悦在委婉表达自己可能会行使罢免否决权。

 

朴振也没有辞职的意愿。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29日,朴振表示,除非尹锡悦要求他辞职,否则他不会辞职。

 

他表示,当前韩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十分严峻,要解决的外交课题亦是堆积如山。在这种情况下,他将为国家利益倾注更大的外交努力。

 

从目前局势来看,尹锡悦接受罢免议案的可能性很小。李家成分析,一方面,韩国目前面临的安保局势确实较为恶劣,对美外交没有打开局面,对日外交仍在困局之中,朝鲜近期接连发射导弹,南北关系依旧紧张,此时临阵换将并不利于韩国展开外交工作。另一方面,尹锡悦个人性格较为固执,不太容易同在野党妥协。

 

不过,若尹锡悦拒绝国会意见,或再次激起风波。《华盛顿邮报》指出,尹锡悦或因此被指责无视国会,这将成为他的政治负担。

 

事实上,共同民主党或对尹锡悦很有可能拒绝议案的结果早有预料。李家成指出,罢免议案本身没有什么约束力,共同民主党只是想在舆论上进一步放大尹锡悦的外交争议。如果尹锡悦不顾国会反对继续任用朴振,可能会在韩国政坛乃至国民中激起更大的反对声浪,执政党和在野党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加深。

 

新京报记者 栾若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