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风衣(左)。官网截图


风衣、菜刀、麻将、白酒、奶茶、口罩……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悄然延伸至周边产品领域。


日前法拉利登陆天猫平台,开设其在中国市场的首家官方服装(网)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法拉利网店了解到,目前法拉利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围绕男女时装、配饰与箱包,包含一些秀场同款;从产品价格来看,售价从630元至数万元不等,目前售价最贵的产品价格为4.45万元,分别是一件女式中长款风衣外套和连体机车风套装。


“法拉利在中国卖风衣售价4.45万”一度登上热搜榜;近日因售卖周边产品冲上热搜的不仅有法拉利,保时捷卖中国标准菜刀等话题也相继登上热搜榜。实际上,车企跨界营销早已不是新鲜事,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都在布局汽车周边产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因为汽车本身是一个低频高值的产品,一般只有购买的时候才会关注;车企售卖周边产品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销售或者获得盈利,而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车企布局周边,脑洞有多大?


不久前“保时捷卖中国标准菜刀售价1700元”的话题冲上热搜。保时捷设计在其官网上架了一款一体式中国菜刀,长度为17.3厘米,售价为240美元(约为人民币1700元)。据悉,保时捷菜刀每个订单限量两个,目前保时捷菜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网站均已售罄。


实际上,汽车圈的周边产品层出不穷,周边产品不只局限于汽车服务品类,还延伸至餐饮、服装、家电、娱乐等各个领域。特斯拉被认为是最会做周边产品营销。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特斯拉已经推出超100种周边产品,除了皮带扣、短裤、帽子、冲浪板等常规产品外,还包括哨子、火焰喷射器、龙舌兰酒、闪电酒瓶等非常规产品。


国内车企也紧追布局周边产品的潮流。去年1月理想汽车在官方商城上线售卖无线麦克风;小鹏汽车推出一款售价为1999元的“鹏氪金属麻将”;极氪上线了一款名为ZEEKR POKER的扑克牌,此外还推出了与五粮液联名的白酒产品;蔚来汽车去年9月成立了自己的葡萄酒子品牌并在商城上线,而蔚来汽车官方APP中设有惊喜商城,商城里的商品基本上覆盖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另外,哪吒汽车上线了麻将、速干毛巾、儿童电动车;领克商城里,除了车载用品,还设置了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公益扶贫产品等7个门类,广汽埃安甚至直接开起了奶茶店“北鼻奶茶”;比亚迪制造了自有品牌的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用品,上汽通用五菱也生产了自己品牌的口罩、螺蛳粉和香水,日产推出了轩逸汽车座椅等。


要说汽车圈开发周边副业的汽车品牌鼻祖应该是大众汽车。1973年大众汽车自制香肠成为德国家喻户晓的食品品牌。2001年,宝马联合宝姿集团创立服装品牌BMW Lifestyle。法国超过80%的胡椒研磨器由标致公司出品。保时捷的周边有清洁海绵、与日默瓦合作的登机箱。雷克萨斯有车灯元素的高尔夫球包。林肯、奥迪、奔驰、玛莎拉蒂等也都有周边产品布局。


车企开发周边产品,更多起到品牌传播作用


薛旭表示,以保时捷推出菜刀为例,很多消费者购车后,可能很长时间不再关心保时捷的情况,而保时捷推出菜刀等周边产品可能更多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实际上法拉利开服装店也是希望通过标识创造出一种高级感,与客户建立起稳定关系。


另外,对于车企大力发展周边经济,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有热度维持、品牌打造、创造营收等多方面的因素;有车企内部人士表示,车企的周边一是品牌文化属性所致,二是为了增强用户黏性,提高品牌忠诚度,周边产品可以频繁交易,通过周边产品的方式来了解用户的喜好和消费习惯。


威尔森高级分析师徐宏认为,“产品满足使用功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产品填充生活场景的消费时代悄然来临,只有那些用视觉审美、触觉感知、细节体验、内容赋能等方式,来影响思想,撬动情绪。


“车企开发周边产品更多是品牌传播的影响,而非盈利。”薛旭认为,“国内电动汽车的用户及‘粉丝’,即主流消费人群都是属于‘Z世代’的‘95后’人群,车企做周边商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引这些主流消费群体,并借助周边商品增强汽车品牌对他们的黏性。”


车企周边到底赚不赚钱?专家建议不能舍本逐末


蔚来汽车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收入中的“其他销售额”大约为11.685亿元,这些其他收入包含了NIO Life的产品等。另外,去年理想汽车上线的无线麦克风销售收约为69.2万元。再如特斯拉,仅售卖帽子、火焰喷射器和冲浪板等物品,一年净收入就达到1.13亿美元。


从目前国内车企推出的周边产品来看,普遍存在两个特征,一是售价比同类产品更高;二是只面对自己品牌用户。薛旭等业内人士观点认为,车企销售周边产品一般不会作为主要营收,更像是基于用户需求的一种营销手段。


此外,如果周边产品存在很多瑕疵问题,或者没有真正体现品牌的价值,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以保时捷菜刀为例,薛旭表示这把菜刀不具备展示使用者形象和价值的功能。他建议周边产品只能作为增加品牌影响力的辅助工具,车企不能舍本逐末,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如何造好车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徐超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