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一走进4.1号展馆,就看到许多观众在高通展台前排着队,一队等待着坐上红色圆形座椅,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沉浸式与机甲战队交战,另一队则准备戴上VR眼镜作为现实中的守门员,站在绿色人造草坪上,努力拦截每一个“元宇宙”里的足球。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移动科技的创新者高通公司本次以“元宇宙体验馆”吸引了不少观众,也同时展示了背后支撑核心技术——5G、XR和边缘云计算的结合。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博会为高通公司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合作平台。5年来,高通在中国的合作已经从手机扩展到汽车、物联网、工业互联网、AI、XR等领域,“朋友圈”越来越大。


汽车的智能系统处于变革期 多方协作必不可少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今智能网联汽车迅速发展,你认为这个赛道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时期,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哪里?

孟樸:我们看到汽车行业正经历巨大变革。汽车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中的交通工具了,汽车正在成为“车轮上的联网计算机”。如今人们的出行体验被不断改变:汽车连接到云,更具沉浸感的座舱体验,电气化转型,先进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趋势,全新的出行服务和智慧交通系统等。我认为,汽车行业充分展现了正在发生的创新规模和速度。

在快速发展之下,5G为自动驾驶铺平了道路,让汽车更安全便捷、更具生产力。比如说,5G带来先进的高速连接,海量数据能够在汽车、用户和地点之间实现快速可靠的上传、处理和发送。

现在汽车的智能系统处于变革期,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趋势。在汽车行业,高通正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自2021年起,中国车企已采用骁龙座舱平台推出了近50款车型,包括长城、比亚迪、吉利和小鹏等厂商。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认为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走到了怎样的程度,未来发展还面临哪些痛点、难点?

孟樸:5G作为一个通用的连接平台,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上可以起到很多作用。可以看到,全球主要的工业国家都在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中国以及德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具备较强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

我认为,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上,有一些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比如在解决工业互联网的5G频谱问题上,每个国家也都采取了很多不同的做法。德国、美国和日本都对工业专用网络频谱进行了拍卖,使得企业能够使用一些频谱资源,进而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上获得更多的主导权。目前,国内正在进行一些试点,在有一些关于频谱的问题上,为产业提供开始尝试的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认为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会呈现怎样的趋势?行业格局将如何变化?

孟樸: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多方协作必不可少。因为现在产业的发展不是某一家企业、某一个行业就能做起来的,一定是需要很多行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

相信在扎实雄厚的工业制造业基础支撑下,在"5G新基建"等政策的助推下,在本土广阔的应用场景的拓展下,工业互联网将成为通信、大数据、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模式之一。

科技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关键手段 5G帮助减少碳足迹

新京报贝壳财经: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如今国内许多企业先后发布ESG报告,从本行业来说,您认为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有哪些重要意义和影响?

孟樸:高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战略,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纳入商业运营和决策,我们认为科技是帮助应对最重大全球挑战的关键手段。

在过去的3G、4G时代,高通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专注于利用技术实现偏远地区人们的无线连接,缩小数字鸿沟。进入5G时代,随着5G在各个垂直行业的应用,高通也在全新的垂直领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使得5G在各个行业发挥连接作用时,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中国提出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结合行业,您认为高通可以怎样助力双碳?

孟樸:我们正努力减少在价值链中企业运营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1财年,我们承诺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企业雄心助力1.5℃限温目标行动”,并设定了新的2030年中期减排目标和2040年净零排放目标。

过去两年里,我们还针对高通无锡工厂运营做了大量节能减排的工作,2021财年,高通无锡工厂通过实施各种节能减排的计划和项目,成功减少了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tCO2e),减少了约280万千瓦时的电力使用。

此外,在探索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更绿色未来的过程中,高通公司认为利用包括5G在内的突破性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碳足迹,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