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托班试点金融街惠泽幼儿园(鼓楼园),老师带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陕西省宁陕县印发《宁陕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对符合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夫妻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补助”。因其将一孩家庭纳入补助范围,引发关注。

我国“三孩”生育政策出台后,已陆续有十多个地区出台生育补贴政策。截至目前,包括甘肃省临泽县、湖南省长沙市、云南省等地区出台或拟出台育儿补贴政策,不过补贴对象主要是生育二孩和三孩家庭。因此,《实施意见》具有某种突破性意义,“全过程生育补贴”的做法可谓在全国率先垂范,迈出了新步伐。

宁陕县这种鼓励生育的办法,包含着这样的逻辑,“如果一个家庭连一孩都不愿意生,或者推迟生,则不会有二孩和三孩”。因此,将生育一孩的家庭也纳入补助范围。这种思路是基于“生育行为是一种经济理性”的假定。但在一些地方,区区几千元的奖励是否足以刺激生育,尚待观察。

我国“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传统生育文化影响至今,虽然仍是部分中国人信守的生育观,但随着社会急剧转型,现在生养孩子的成本之高让人不堪重负,生育意愿日趋低迷也是不争的事实。

生育是家事,亦是国事。在低生育时代,人口再生产既属于家庭范畴,也属于社会范畴,是合作的产物,国家、社会和政府所承担的生养责任也不可推卸。在公共财政许可的前提下,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生育,实现共生共享,这表明了政府在低生育时代的一种责任、眼光和导向,值得嘉许。

▲近日,宁陕县人民政府印发《宁陕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意见》。截图来自宁陕县人民政府网站

许多调查都证明,人们的理想子女数大概平均在1.6-1.8之间,但最近几次人口普查数据都显示实际子女数在1.3 以下。这是因为实际生育选择受制于各种各样的生养条件。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低生育率能否回升,取决于国家有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鼓励生育的举措,普遍做法是生育补贴(如婴儿花红)。但在理论上,这里有一个临界点——补贴到什么程度,才能激发出生育的热情。

在这个意义上,累进补贴的做法比较好,即生育越多,补贴越多。无论性别还是孩次,补贴均需一视同仁。譬如,第一孩生育补贴2000,第二孩也是2000,第三孩也是2000。如果财政许可,按月给付比较好,当然标准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以体现国家和政府的持续关爱。

所以,这并不是要求都要像宁陕县政府一样,一年拿出1000万财政资金鼓励生育,毕竟各地基本情况、财政能力、人口结构不同,但这种以真金白银补贴育儿家庭,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也是大势所趋。

孩子只要有出生证和当地户口证明,即可领取生育补贴金。生育可能是一个覆盖较长时间的现象,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一孩家庭,还是二孩家庭或者三孩及以上家庭,这个只有当母亲退出育龄期以后才能认定。至于领取对象,一般宜采取新人新办法,亦即三孩政策出台以来一切符合条件的年轻夫妇。

生育补贴制度还要考虑一些例外情况,以彰显应爱尽爱、极具包容性的全面人道主义,譬如失独父母、再婚再育、多胞胎和失亲孤儿等情况。

此外,不妨将生育补贴扩展为公益慈善的一部分,吸纳社会善款,使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围绕“一老一少”建立高质量的“安老怀少”公共服务体系。

这也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形成“1+x”的鼓励生育“全国一盘棋”,“1”代表国民待遇,“x”代表因地制宜的地方待遇,以此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人口的优化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国家的持续发展。

撰稿/穆光宗(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编辑/徐秋颖、迟道华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