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北京市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上新”。11月21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官网获悉,北京化工大学化育生涯工作室等17家工作室被评为市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
 
此次评定的17家工作室中,不少工作室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丁香职业咨询工作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指南针就业工作室等。

17所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室成为北京高校市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图/北京市教委官网


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如何发挥作用助力学生成功就业?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了解到,该校指南针就业工作室实行“1+10”模块化管理,即在“指南针”校级工作室下建设10个就业工作坊,内容包括生涯个体指导、团体辅导、简历制作、面试指导、创新创业、就业形势政策、就业心理、理论研究等。各工作坊负责人均具备多年毕业班带班经验和就业指导经验,可以精准对接学生需求,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就业形势政策工作坊负责人、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范晓静告诉记者,学校指南针就业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11月,自成立以来即通过不同的就业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我们既有专题讲座和专题培训、固定的就业咨询开放日,也有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的工作室预约咨询,学生可以‘点餐’,我们来解决问题。”
 
范晓静表示,帮助学生修改简历、指导面试、提升求职能力之外,学校还格外注意学生在求职中的就业焦虑问题,“我一般会利用我们学校的全校就业分析数据,从整体就业形势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哪里。比如有学生认为自己收到面试通知较少、没有满意的offer,那我就会询问学生投递了多少份简历,如果投递的数量明显低于全校的平均值,那可能是努力程度还不够。”
 
以本科生为例,该校2021届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15.13份,平均获得面试机会5.98次,平均收到录用通知2.67个;2021届本科生从开始求职到落实工作,平均用时3.04个月,主要集中在2021年4月收到首份录用通知。
 
“在我们向学生讲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同时,会注重把育人与就业结合起来。学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到基层到西部、到石油石化行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已经成为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光荣传统。学校通过基层就业创业校友论坛邀请在基层一线的校友来分享工作经历,很多校友都说‘基层没有同学们想象的那么苦,但舞台一定比同学们想象的大’。”
 
在范晓静看来,现在正是求职的关键期,也是学生容易疲惫的时期,“这个时候可能会信心不足,但一定要坚持下去,相信后期会有更多的面试机会。同时,也要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的简历,从校友、老师、同学不同的渠道获得帮助,调整状态坚定信心。”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教委此前曾发布通知称,要在“十四五”时期遴选50个“市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发挥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将先进的理念、成果、模式、经验进行推广,开启北京高校就业育人新篇章。这是北京市第二批市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首批16家已于2021年12月公布。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