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文无关。图/IC photo

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在线参加学术会议的相关争议视频迎来新进展。

12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通报称,经查核,视频内容是方岱宁今年7月初在线参加学术会议时发生的事情,因其行为失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学校决定免去方岱宁的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当日,中科院学部也发布通报称,停止方岱宁包括推荐和选举院士、外籍院士等部分院士权利。

此前,北理工教授方岱宁视频会议时与女子抱脸亲热,引发广泛争议。视频传出后,造成了不小的风波。目前,北理工和中科院通报相关处理结果表明,不管是高校还是科研机构,都始终对教师失德失范行为保有“零容忍”态度。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在一个崇尚科学的社会之中,获得这样的称号对当事人而言不仅是一项荣誉,其本身也往往承载着相当高的社会期待。这当中既包括在科研、学术层面,也要求其在师德师风等层面作出表率。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人们对院士们一以贯之的期待。也正因此,不管是在纯粹的学术品格上还是个人道德,社会层面都对院士保有更高的期待。一旦院士存在失德失范行为,则不仅关乎学者本人的道德,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众的普遍期待。

这种普遍性的期待与信任建立起来殊为不易,若因为个别院士的丑闻破坏了这种信任,今后要想弥补则要下更大的工夫、耗费更多的心力。因此,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院士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唯有如此,才能始终维护院士的荣誉感,进而在全社会层面引领向上、崇德的优良社会风气。

▲中国科学院学部通报原文。 截图来自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

事实上,中国科学院很早之前就对院士的相关行为作出了规范,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为例,其中明确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应发扬学部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此前召开的中央深改委会议也指出,要“加强学风作风建设,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此事中,不管事件发生的背景、场景如何,既有的事实都表明,方岱宁的行为显然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就此去看,不管是北理工决定免去方岱宁的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还是中科院停止方岱宁部分院士权利,都是合理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其正向意义——不管是谁,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存在行为失范行为,都要依规予以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传言将视频中该女子与北理工一博士后联系在一起,但北理工的通报已经明确指出,视频中出现在方岱宁身边的女性为北京某公司职员,未曾在该校有过任何学习进修及工作经历,并非网传该校博士后李某某。

对于上述不实传言,公众也要及时予以识别,停止传播,以避免对与此事无关的人员造成伤害,影响其个人声誉和正常生活。

唯有严于律己,方能为人师表,更何况身为院士,尤要以身作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此事对高校与科研机构也是一个警示:唯有对高校教师和院士失范行为“零容忍”,才能切实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发挥学者的表率价值。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马小龙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