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果自己或家人感染,心情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会觉得非常疲惫、无助。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医师赵青提醒:请记住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别人,向家人、亲戚、朋友寻求帮助,也可以向邻居、社区中心等了解自己居住地范围内有什么可用的支持和资源。此外,赵青还给大家提出一些具体实用的建议。
 
建议①:掌握科学方法,降低过度担忧
 
官方媒体公布很多关于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居家应对的建议,居民可以自行学习,可做出书面整理,以防慌乱中出错。内容包括: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哪些药物可以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观察什么,什么时候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就医,附近哪些医院可以收治等。儿童和成人的感染特点有所不同,服药方面也需要根据儿科专家的建议,不应随意将治疗成人的药物给儿童服用。
 
三年的时间,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其毒力已经大大减弱,对身体的危害明显降低。居民可以和近期经历过感染的人交流经验。如果是很久以前感染过的人,可能因为病毒型号不同,失去参考意义。
 
建议②:家长不要愁容满面、唉声叹气
 
低龄儿童感染后,会因为身体不适哭闹不安、更加黏人。此时,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观察患儿的不适症状,态度温柔坚定地给予患儿所需要的照顾。比如,发热就及时物理降温,尽量保证摄入量和营养种类;陪伴有精力的患儿玩耍,做患儿平时感兴趣的事;给予患儿一些语言安抚,比如“吃了药会好一些”“明天就不这么难受了”;给予患儿拥抱、抚触、按摩等,帮助患儿缓解情绪。
 
千万不要对着患儿愁容满面、唉声叹气,家长应发挥顶梁柱的作用,化担忧为照顾患儿的行动。如果患儿年龄较大,能通过语言进行良好沟通,就可以实时询问患儿的症状及需要家长如何帮助,多通过语言表达关心,不要指责或反复回想究竟如何感染新冠病毒的。
 
建议③:减少不好联想、避免盲目自责
 
如果自身感染新冠病毒,不要盲目自责,接纳自己的暂时虚弱状态。如果情绪依然担忧、焦虑,可以进行冥想,想象一些轻松优美的画面、想象一些积极的身体感受,或者选择做一些简单、机械的事情,比如打扫房间、整理衣柜、涂色绘画等。
 
同时,避免联想既往其他不如意的事情,避免过度担忧因缺乏这些资源而产生的小概率的严重后果,积极减少不良情绪的累积,也不要用过多的时间来懊悔“如果当时怎么怎么样就好了”。居民可以自行在家做一些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开合跳等,将不良情绪转化成锻炼身体的动力。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