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慕宏举)12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下简称“湘雅医院”)获悉,近日,该院心脏外科罗凡砚团队成功地采用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ECMO(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辅助,抢救了一名转院至湘雅的41岁心源性猝死患者,在这场生死博弈中为患者争得新生。
 
患者杨先生与罗凡砚团队成员合影。图源:湘雅医院
 
41岁的杨先生以前从没进过医院,做修理行业的他自认为身体强健,疾病不可能找上自己。今年入冬以来,他偶尔感到气短、胸闷,认为是感冒,熬一熬就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突发胸口闷痛、大汗淋漓,随即昏倒在地,被紧急送入长沙市中心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杨先生心脏的三根主要血管中有两根被严重堵塞达90%以上,造成他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收缩微弱并发生停止跳动。心内科医师紧急放置心脏支架,同时植入ECMO进行辅助。但杨先生的病情却持续恶化——原来他还患有高血压,平日控制不佳,此次心肌梗死导致左室乳头肌撕裂,二尖瓣瓣膜失去功能,产生重度反流,引起严重心衰,呼吸衰竭持续加重,生命危在旦夕。
 
摆在医生面前的是两难的选择:不进行心脏手术,患者重度心衰合并肺水肿,情况危险;进行心脏手术,PCI支架术后双抗、体外循环术后大出血和心梗加剧都有可能发生,死亡风险极高;继续使用ECMO等待手术时机,感染风险增加,患者肺部情况恶化,留给心脏外科医生的机会转瞬即逝。
 
为此,湘雅医院开启绿色通道,从急救车到急诊室再至手术间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一路通畅;麻醉科调集精兵强将,确保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安全;体外循环团队顺利进行ECMO和CPB的交换过渡,确保手术平稳;手术团队“快、准、狠”地完成了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
 
返回心脏外科ICU,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正如术前做出的最坏打算,杨先生在术后感染、出血、心衰、肾衰、呼衰等症状接踵而至。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室林国强带领团队为患者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ECMO辅助,替代衰竭的心脏帮患者度过术后危险期,并根据脏器恢复情况逐步撤除多种辅助,保障患者平稳恢复。
 
作为有心血管疾病的重症患者,杨先生属于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护理团队按照医院要求,每周二、四、六为患者定期进行核酸检测,保障康复过程不横生枝节。经过医院各个团队不懈努力,杨先生康复良好,为危重症心脏病的救治提供更多支持。
 
据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罗凡砚介绍,患者救治的成功既是对医师团队专业水平的考验,也是疫情之下对湘雅医院运转效率、团队协同的检验,得益于各方鼎力协作,患者才能转危为安。

同时,他也在此提醒,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逐年升高,很多青壮年的意外离世让人扼腕痛惜。希望所有潜在的或已诊断为心脏病的患者不可忽视身体的任何不适,及早进行早治疗、监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