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徐美慧)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作为《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实施收官之年,截至目前,行动计划所提出的59项任务均进展顺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北京市形成了“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行动计划、年度有折子工程”的规划实施体系,持续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扎实落地,诸多方面成效显著。


一方面,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突破性进展。白浮泉遗址完成腾退,以此为依托规划建设了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目前公园一期已完成主体建设,未来将向公众开放,打造大型运河文化展示区。万寿寺周边搬迁腾退顺利完成,持续开展万寿寺保护修缮,坐落其中的北京艺术博物馆今年9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同步推动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目前公园一期已具备开园条件,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地下结构全部完成,将打造以持续考古为特色、学者与公众共同参与的历史文化场所。


另一方面,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大运河涉及的10条河段、4个湖泊,共计28个断面进行了全面监测,目前大运河主要河段水质已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工,建成了甘棠、榆林庄船闸和新武窑桥,改造及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成为游人亲水、观景、休憩的新去处。通惠河朝阳段已完成综合治理并实现高碑店湖段通航。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全面亮相,建成了约80万平方米的景观廊道,其中可供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占75%。萧太后河(朝阳段)全线河道实现贯通,并按照5A级标准建成马家湾湿地公园,新增水域26万平方米,实现“水清、岸绿、景美、蕴深”的治河示范。


在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方面,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创建京东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三庙一塔”景区优化提升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可达到5A景区验收标准。在城市绿心公园规划建设了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和剧院,目前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并实现外檐亮相,未来将成为集文化体验、共享交流、演艺演出、展览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组团,打造大运河沿线文化新地标。


同时,北京持续提升大运河沿岸景观风貌,形成了一批滨水休闲空间。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建成开放,这是核心区内唯一一处城市湿地,公园北侧的郭守敬纪念馆重新开放,成为北京小微博物馆界的“流量明星”。完成了大通滨河公园绿化美化建设工程,新建约3.3公里的健身步道和18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建成自然、生态、野趣的城市森林公园。


此外,北京与天津、河北建立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今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京津冀协同发展再进一步。连续三年与杭州市共同举办“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两地签署了《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合作机制框架协议》,开创以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合作新模式。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其将继续讲好运河故事,持续推动提升大运河整体文化品质,进一步彰显以大运河为轴线的文化生态格局。围绕文物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等项目实施。


同时,还将加强大运河文化宣传推广,以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文化活动为龙头,策划大运河文化展览、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等一批文化活动,打造大运河文化精品,加强多种方式的宣传引导,凝聚全社会共建大运河文化带合力。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