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 沙雪良)12月18日,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在京开幕。在当天下午举办的韧性治理平行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诉即办在促进北京韧性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展开讨论。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授辛自强针对当前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的背景下可能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提升社会心理韧性进行了分析。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面积感染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比如对疫情的恐慌情绪及恐慌行为,如抢购药品、抗原试剂、电解质饮料等。同时,也应关注小微企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负面情绪疏解问题。”辛自强说。

 

他认为,需要建构对病毒的正确认知,说明当前病毒的传染性、危害性,让公众正确评估风险。科普当前奥密克戎病毒与先前新冠病毒的差异,可以使用不同的概念及名称,这样便于大家更新思路,避免用过去三年形成的旧思维继续理解目前的状况及防疫政策的变化。“实际上,人类是携带着病毒进化的,人类与病毒共存的情况早已存在。”

 

“建构对感染后果的正确认知也十分重要,比如用数据说明感染的渠道和可能性,让公众明白风险危害大小及具体来源。”辛自强介绍,人类心理对于故事描述的感受性最强,比较敏感,其次是案例、数据及概率,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此外,还要形象地讲明疾病的进程,这样公众才能有良好的预期,才能安心做好自我心理建设。

 

“可以允许并鼓励大家做点什么,比如‘适量’备药,但要适可而止,适当的行动可以增强人们的控制感和应对效能感。”辛自强说,若不能选择病毒及是否会“中招”,至少可以选择正确的迎战姿态,比如尽量错过高发期,避免大面积感染,让症状轻一点。各地区、各行业可以梳理“分散”暴发时间表,缓解医疗资源挤兑,这点非常关键。

 

他还建议,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让公众知晓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医疗支持网、心理支持网、生活支持网、物资支持网等。“比如当我心里恐慌时,我能向谁诉说?”我们应该及时公布提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网点信息和联系电话,建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营造“共同”抗击并适应病毒的社会心理氛围,让大家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此外,要为社会建立新的预期,开展对患病人群、感染后重症人群及医护人员的心理援助。“解决心理脆弱的问题,才能保证韧性。”辛自强表示,平时也要做好社会日常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后果研究,其影响可能是长期的。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