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丸美股份拟与北京纵横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金鼎”)共同出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计划总规模为4000万元,丸美股份出资3990万元,占合伙企业99.75%份额,该企业名为青岛茂达股份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青岛茂达”)。

通过设立青岛茂达,丸美股份将重点关注美妆消费,积极布局该领域上下游产业,提升竞争优势。同时,设立基金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推进战略布局。在投资范围和战略方面,合伙企业主要投资中国境内外高成长性的未上市企业股权,并兼顾新三板已挂牌、股权类基金份额等投资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丸美股份此前已多次设立投资基金。2017年通过控股的方式与彩妆品牌恋火合作;2019年上市后,丸美股份设立了总规模达10亿元的丸美金鼎化妆品产业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此后,丸美股份于2020年和2021年投资设立了宿迁汇恒金鼎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宿迁众城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联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只投资基金,规模分别为1亿元、1亿元和2.5亿元。

主品牌丸美“双11”成交额同比增长9.5%

尽管近些年丸美股份动作不断,但近些年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11月16日,丸美股份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了今年“双11”的销售情况,主品牌丸美天猫旗舰店在大促期间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9.5%;彩妆品牌恋火“双11”全网成交额超过2021年全年。然而,这一亮眼的数据,实际上低于珀莱雅、薇诺娜等头部国货护肤品牌。据国泰君安研报数据显示,丸美旗舰店今年“双11”的GMV实际上不足1亿元。令据天猫数据,“双11”预售首日,薇诺娜的预售成交额已经突破10亿元。

一直以来,丸美股份采用以经销为主、直营为辅的销售模式,且经销模式多以线下渠道为主。随着自身发展未能及时跟上主力消费渠道的变革,加之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丸美股份近年来业绩疲软。

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8.01亿元、17.45亿元、17.87亿元,业绩增长一直在“原地踏步”,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实现净利润5.15亿元、4.64亿元、2.48亿元,其中,2021年净利润近乎腰斩,同比下跌46.61%。

此外,根据丸美股份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4亿元,同比微增0.53%,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降15.49%。同时,财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丸美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为-0.62亿元。对此,丸美股份表示,加大品牌宣传和广告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利润受到影响。

研发费用占比低,弹力蛋白眼霜后再无“爆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000年成立以来,丸美股份先后邀请了梁朝伟、周迅等明星成为其形象代言人,2007年凭借“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广告语走红。此后,丸美股份精准投放了很多热播剧,并在万达院线、户外大屏、机场、高铁站等进行品牌宣传。

2016年至2018年,丸美用于广告宣传类的费用支出分别为3.38亿元、2.9亿元和3.9亿元,占公司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1.58%、62.12%和72.87%。

2019年上市后,丸美股份依然坚持“重金”营销。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4亿元、5.64亿元、7.41亿元。同时,公司投入的广告宣传费也水涨船高,分别为3.72亿元、4.24亿元、5.44亿元。

相较于营销方面的一掷千金,丸美股份在研发方面表现得不太积极。

2019年至2021年,丸美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45亿元、0.5亿元、0.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低于3%。今年前三季度,丸美股份投入的研发费用为3730.51万元,当期销售费用为5.3亿元,研发费用不及营销支出的十分之一,这也间接导致,自弹力蛋白眼霜在市场走红后,十几年来丸美股份再无新的“爆款”推出。

除了主品牌丸美外,目前丸美股份旗下还有定位大众化功能性护肤品牌的春纪,定位轻奢韩系的彩妆品牌恋火。丸美股份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期内,主品牌丸美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减少1.4亿元,减少幅度为16.83%,占比下降至84.88%;恋火实现营业收入9855.36万元,占比12.08%,春纪则没有公开数据。

尽管业绩数据不容乐观,但丸美股份已在转型升级。今年11月22日,丸美股份发布公告,聘任王熙雯为公司总裁助理兼电商部总经理。公告显示,此次变动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战略性重点发力电商渠道的实际需要,加大力度发展电商板块业务,加快布局天猫、抖音等线上市场。丸美股份方面表示,王熙雯上任后,全面负责公司电商业务板块工作。

对此,华安证券分析认为,丸美股份电商部新负责人的加入,有助于该公司加快布局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电商市场、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线上市场,加之青岛茂达的成立,未来丸美股份能否转型成功,仍需市场的考验。

编辑 李铮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