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贺词中指出,“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每一次丰收都来之不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这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也是连续十九年获得丰收。

 

这一次的丰收来之不易,新冠疫情的影响、极端气候的侵袭,都在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2021年的秋汛,2022年夏季的南方干旱,给小麦、水稻两大口粮带来了重重危机。但在危机中,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救灾减灾,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江苏徐州,航拍正在收割的麦田。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其实,每一次丰收都来之不易,都是战胜了重重困难之后,才取得的成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九连丰’既是肯定也是激励,保障粮食稳定安全的生产,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基石,粮食安全警钟长鸣,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十九连丰的取得,首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结果,”刘录祥说,“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十四亿人的口粮,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年年都在强调粮食安全。特别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狠抓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列入会议内容,这本来是两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层面去强调,足见中央的重视程度之高。202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要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在中央年年强调、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粮食稳定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的同时,各地方也把粮食生产作为重要任务,刘录祥说,“从以前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到现在的党政同责,地方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科技进步夯实增产根基

 

农业是高风险、低效益的产业,而科技的发展,则为粮食生产插上了翅膀,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超过72%,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而来自中国农科院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持续发展,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

 

“除了政策指引,科技成为十九连丰的重要保障,”刘录祥说,“我国耕地有限,耕地扩大空间不大,事实上,过去一些年中,一部分作物的播种面积在下降,如小麦,过去10年间种植面积减少了近2000万亩,正是由于一批重大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使得小麦单产由2011年的322.55公斤/亩增至2022年的390.4公斤/亩。这不仅抵消了面积下降的影响,还带动了小麦总产量的增加,连续8年站稳1.3亿吨以上。这就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意义所在。当然,良种培育和种业的发展,离不开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育种技术创新和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的进步、机械化的提质增效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共同努力,也正是这诸多领域的农业科技共同发展,才能使得我们的‘好种子’,真正变成人们餐桌上的‘好食粮’。”


江苏徐州,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耕地的保护,也是粮食稳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刘录祥介绍,“耕地是农业的根基,当粮食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耕地保育支撑跟不上,增产就无从谈起。多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多项耕地保育政策和措施,如黑土地保护、南方红黄壤改良、盐碱地改良利用等,其实都是在保护粮食安全的根基。今年也是如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一次特别提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正是保障我们的粮食稳产、丰产的重要基础。”

 

粮食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前提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和保障的全产业链条逐渐成熟,刘录祥介绍,不论是科研攻关,还是推广示范,抑或是生产、加工、流通领域,都有了相对成熟的基本框架,“比如2021年的秋汛、2022年的南方旱情,在这么大的自然灾害下,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从科研院所到教育机构,调动了包括技术人员、救灾物资、政策支持、金融保障等一系列力量,最终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保障了粮食的稳产增产。再如中央多次特别提出,要保障种粮农民的收益,这也是保障粮食稳定生产、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如果种粮农民的收益难以保障,那么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也就难以保证,粮食安全必然会受到影响。”

 

粮食安天下,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刘录祥说,“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供给必须毫不放松。如今,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缘冲突等影响,饥饿人群正在不断增加,有超过8亿人受饥饿影响,且每年增加数超过1亿人,但我国的粮食生产仍能够保证稳产、增产,得益于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努力。作为农业科技从业者,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开拓创新,夯实粮食增产的科技基础。十九连丰是过去努力的成果,同时也是对农业生产未来的激励,它让我们更加理解粮食稳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未来,要把这种激励,转化成强大的动力,为确保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