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许诺)1月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煤炭行业矿山AI大模型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上,华为煤矿军团市场与产业发展总裁刘维在致辞中表示,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有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那就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智能矿山的核心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沉淀专家经验,替代人从事危险、复杂、重复的劳动,让煤矿生产更加安全、智能、高效。同时,人工智能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根技术、场景、人才、生态的四大鸿沟。

刘维指出,智能矿山首先面对的是根技术鸿沟。AI技术在全球能源行业渗透率不到3%。每家想要应用AI技术的企业,可能都需要一些技术水平高的人进行独立的架构设计与调参,就像每家工厂都需要聘请设计师来设计螺丝一样,是一种相当粗放原始的手工作坊模式。而华为矿山AI大模型是一种行业预训练模型,相当于提供了一套自动化工具,用户不再需要手工设计和制作螺丝,只需要放入原材料就能自动生产场景模型,这就大幅简化了开发工作量。

其次是场景鸿沟。在矿山行业,场景千差万别,除了挖矿本身,还有挖矿前的勘测规划,挖矿后的运输、通风、安全保障,以及过程中间的经营管理等等。这么多的场景,光靠一家企业是无法穷举和实现的。所以,华为通过本次AI大模型大赛提出了“众筹模式”,即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构建AI场景地图和应用。

第三是人才鸿沟,智能矿山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既懂采矿又具备AI技术的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这次矿山AI大模型大赛通过平台机制,引导开发者团队、行业组织、生产企业、合作伙伴,对齐矿山行业一线。当这种“众筹模式”形成固定机制,发展出产业标准,人工智能在矿山行业就会成为“活水”:新的技术不断涌入、新的人才随时加入、新的生态逐渐形成,同时产业问题将不断得到解决。

刘维指出,最后是开放合作的生态。矿山生产,涉及开采、机电、通风等多门类专业,全国有大大小小4000多家煤矿,以及其他上万座非煤矿山,地质条件和自动化程度截然不同。要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需要行管部门、生产企业、装备制造商、应用系统开发者,以开放的姿态共同推进创新合作,促进智能矿山建设高效规模化开展。

编辑 李梦涵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