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受国际环境变化、国内产业转型、新冠疫情冲击等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好社会信用受到冲击。显而易见,为避免这些企业发生的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传导至金融领域引发社会风险,必须脚踏实地为这些民营企业的纾危解困和重整新生提供行而有效的司法服务保障。

1月9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工作情况通报会。据该院执行局局长雷运龙介绍,去年7月份,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携手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下称“工作室”)。半年来,工作室以积极修复和重塑被执行企业信用,切实保障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合法权益最大化为工作重点,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纾危解困服务,努力让首善之区的金融执行既有力量,更有智慧和温度。

对具有挽救价值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致力通过推动重组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悉,截至目前,通过该工作室工作机制已处理案件41件,结案标的223亿余元,“在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保证了民营医院、光伏电力公司、文旅公司等一批被执行企业的持续运营,实现‘多赢’效果。”雷运龙表示。

下一步,雷运龙透露,北京金融法院将在充分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工作室的工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抽贷、断贷、续贷、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加大对因疫情等原因造成暂时经营困难的优质企业的扶持精度和帮扶力度;同时,积极联系大型国有银行、信托、资管、基金等机构,深入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纾困解难工作,对具有挽救价值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致力通过推动企业重组、债务重整、投资资源引入、资产优化处置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使企业获得新生。

据悉,当前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内部持续关注北京高质量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需求,计划创新金融执行工作模式,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佳法治实践。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有效运用“企业全力自救+投融资天使他救”全新纠纷解决模式

在修复企业金融信用、助企纾危解困重生等方面,北京金融法院的这一工作室是如何发挥其工作机制的?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法官刘辉以典型案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2022年8月,北京金融法院受理某财富投资管理公司申请执行某控股集团公司等营业信托纠纷系列案。据刘辉介绍,这也是北京金融法院本次公开的四个典型案例中、申请执行标的金额最高者,达到72亿元。

而该系列案更为特殊之处则在于双方当事人自身的情况。

刘辉向记者介绍:“(该系列案的)被执行人为国内知名的房产、金融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申请执行人是一家财富投资管理公司,代表着万余名投资者的权益,案件重大且敏感。”

刘辉表示,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工作室在执行中邀请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专家介入案件开展促和解纷工作。在向案件各方当事人、工商联、金融监管部门等详细了解被执行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并详细分析被执行人的债务化解方案的基础上,营商环境专家对被执行企业的自救能力作出综合分析判断,认为被执行人仍拥有优质的不动产及大量金融资产,属于“有挽救价值的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促使被执行人通过加速资产处置等方式实现自救。同时,由被执行人自主有序处置资产偿债,也避免了司法处置在大规模投资人群体中引起恐慌,诱发不稳定的社会风险。

除了支持被执行企业积极自救外,承办法官还与工作室特邀专家密切协作、主动作为,为陷入债务危机的优质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刘辉介绍,在向各方当事人全面、客观分析利弊的基础上,申请执行人认可了被执行人提出的自行出售资产偿债的债务化解方案,债务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这个系列案件的妥善解决,是工作室‘市场精准评估+企业全力自救+投融资天使他救’的全新纠纷解决模式的有效运用。充分调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功能,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既保障了投资人权益的逐步实现,又给了债务人自我修复的机会,避免了投资人大规模聚集维权的社会风险,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等的有机统一。”刘辉对此总结道。

据悉,在各个案例的具体运行中,北京金融法院以“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甚至多个企业”为目标,充分调动市场主体自我修复功能,促进当事人将财产盘活为资产,赢得申请执行人的信任,并重构当事人之间信用,依法全方位可持续保护各方当事人,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提升执行案件办理质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丁爽 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