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1月13日,北京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安君在2023年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表示,北京水生态保护修复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五年来,北京新增有水河长990公里,增加水面77平方公里。


近年来,桃花水母、黑鹳、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频现北京多个水域,很多河流、湖库成为鸟类迁徙驿站和栖息乐园。这些“新朋友”的到来,说明了北京市水生态正在持续改善。


北京市水生态保护源自多个方面。潘安君介绍,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北京市制定出台《永定河平原段生态空间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完成山峡段治理,建成官厅水库八号桥、南大荒等水质净化湿地。


《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京冀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方案》实施,完善密云水库上游京冀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首创密云水库水资源战略储备补偿机制,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以上。


记者获悉,实施上述方案后,密云水库成为鸟类新的“家园”。根据近年数据,密云水库工作人员已经观测到228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14种、国家二级37种,北京市一级17种、北京市二级78种。


除了鸟类、鱼类更多了,北京市民也明显感受到水更多了。


潘安君在会上介绍,北京统筹实施多水源跨流域生态补水,大力实践“以水开路、用水引路”,开创了“湿河底、拉河槽、定河型、固河滩、复生态”平原多沙悬河治理模式,断流多年的永定河、潮白河恢复通水,全市五大河流时隔26年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新增有水河道53条、有水河长990公里,增加水面77平方公里。全市河湖健康水体比例从不足60%提升到87.2%。


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北京也推出多种举措。潘安君介绍,《北京市节水条例》将于3月1日实施。同时,在全市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将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2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13.2、9.0立方米下降到10.2、5.2立方米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732提高到0.751,持续全国领先。据介绍,北京市连续20年保持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