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会赋能未来核心技术的突破、科技实力的发展。”近日,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名单揭晓,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在名单揭晓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接受了包括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内的媒体专访。

施一公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原始创新的条件,我个人觉得要给他足够经费,让他有一个比较鼓励创新的科研文化和氛围,也就是大学科研院所的小环境。有这样的条件,其他就看他个人努力了。”同时他强调称,既然是原始创新,就很难有固定的路径,“我们就是提供可能性。希望他有了经费支持、单位支持就可以心无旁骛。”

看重从“0到1”的基础研究突破

“世界上任何一个核心技术的出现,如果回溯,一定在之前几年、十几年,甚至更远时间,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一个重大原创性突破,而这项基础研究要再往前回溯一定是一个理论性突破。那么做(前述突破)的人一定是最原创的科学家、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而这些人经常没有一个具体目标导向。“从0到1”的突破,0就是没有,1就是开始出现。”施一公说,就像盖一栋摩天大楼,一定是基础越深,楼盖越高,基础研究会赋能未来核心技术的突破、科技实力的发展。

而谈及今天社会原始创新突破需要的条件时,施一公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称,“原始创新的条件路径,我个人觉得要给他足够经费,让他有一个比较鼓励创新的科研文化和氛围,也就是大学科研院所的小环境。有这样的条件,其他就看他个人努力了。”同时他强调,既然是原始创新,就很难有模式,很难有固定的路径出来,一个人成功的经验很难复制到另外一个人,一个单位经验也很难推广到另外一个单位,我们就是提供可能性。希望他有了经费支持、单位支持就可以心无旁骛。”

施一公表示,5年以后,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做评估的时候,评审绝不是看有多少篇论文、多少个专利唯一标准就是看有没有一项成果,全世界独他所有、非他莫属,他代表中国人在这个领域做了一项从0到1的突破。如果拿走这项突破,这个领域就有一个缺口很难弥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已经是不错了。“当然我们希望这个缺口大一点,深一点,就是它拿走之后,不仅很难突破,而且不可逾越,那就更好了。”

施一公还表示,这类项目最根本的作用,是鼓励从事最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去自由探索。社会力量方面也会起到一个鼓舞作用。“这会让一个泱泱大国更加均衡发展。在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几年中,在科学发展史上,基础科研也是相对来讲较为薄弱。我们一直在学习,学习以后我们追赶,有些领域开始并跑甚至个别领域领跑。但将来要想全面领跑,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选人不选项目”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科学家主导的,2022年腾讯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独立运营,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选人不选项目”,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最鲜明的特色,这意味着不对获资助的科学家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考核论文数量,也不限定必须拿出成果的期限。“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向研究员提供长期、稳定、灵活的资助,期待他们全力以赴,探索人类未达之境。施一公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支持特别强调“从0到1”的原创研究,甚至可以说没有目标导向。“因为我们支持的是人,而不是简单支持项目,由人来决定项目,而不是由项目决定选择谁,这是一个最大的特点。”

在评选标准上,施一公表示,在“原创性”方面,希望候选人已经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研究突破,将来的研究也一定是聚焦原创领域、有原创发现。第二,希望它的领域比较重要、有示范性,研究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三,既然是原创,所以突破是必须的,希望每一位受资助的新基石研究员都能够突破自我,拓展所在学科的边界。

从申报、评审再到名单发布,首批“新基石研究员”诞生历时半年。回顾整个过程,施一公对两点印象深刻:“第一,我们收到将近1000份申请,申请人质量非常之高;第二,申请人对未来工作字斟句酌,将原创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精彩而大胆,可谓天有多高,心有多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潘建伟评价说:“入选者都是我国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佼佼者,在各自的领域已经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杰出成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