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9日中国气象局的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我国经历了高温日数可创历史之最的夏秋两季,全国全年的平均气温也达到历史次高。而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去年发布的两份报告显示,在不断升温下,地球正在逼近某种极限。

 

最近两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生产者曾与极端气候事件频频交手。农业生产者如何在这过程中增加“胜算”,哪些举措是防灾减灾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锦看来,棋行先手、未雨绸缪是我国应对极端天气的关键,而更长远地看,不断地去重新认识自然,了解利用自然的变化,也将为我国农业生产打开新的局面。

 

极端气候事件呈频发、重发趋势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地球,干旱、火灾、风暴和洪水的风险正在增加。

 

在赵锦看来,人类活动一直伴随着极端气候事件,我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几十年未遇”、“百年未遇”的气候事件发生,除了由于人们通过媒介对气象灾害事件的关注,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正在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因为前期所谓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活动对于整个气候系统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赵锦告诉记者,从全球范围中看,近些年的气候变化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大家能够感受到的,平均温度的升高,这个是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如今年1月9日,中国气象局也发布消息,称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夏秋季高温创历史之最。

 

“其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呈现出了频发、重发的趋势。”赵锦说,在未来这也将是气候变化的大趋势,极端气候事件的极端值、影响范围、发生频率都会增加,这也意味着,包括高温干旱、暴雨洪涝这样的灾害天气会来得更加猛烈,“历史之最”“几十年未遇”这样的限定词汇或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未雨绸缪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关键

 

就近两年发生在国内的极端气候事件来看,因降水偏离常态而引起的干旱和洪涝,对我国来说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几乎已成为影响农业气候年景的关键因素。而对于我国普通的农业生产者而言,其实很难随着极端气候的频发而积累出更多的应对经验。尤其当常年抗旱的北方,开始出现超乎预期的集中降雨、当等待防汛的南方,开始数着日子经历高温旱情。

 

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在赵锦看来,小农户们并不具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于他们而言甚至难以谈及应对,相反,小农户往往是受到极端气候冲击最严重的一部分群体。

 

赵锦说,极端天气的应对几乎没有“临时抱佛脚”的可能,“这件事儿只能未雨绸缪,当我们谈及‘如何应急’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谈及‘如何减损’。”

 

未雨绸缪,其实是我国一直在做的事。赵锦提到,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包括我们一直在投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它可以应对我们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实现旱涝保收。这种配套设施本身也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而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气候系统是具有无序性和随机性的复杂系统,人类至今无法对气象作出足够精准、细致的预测。但本世纪以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已经在防灾减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理论发展和遥感监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愈发精细化、动态化。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曾提出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

 

传递信息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极端天气的出现并不是完全无法预报的,赵锦告诉记者,通过各类指标、全国数据、建模的方式,我国每年都会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中,作出农业气象年景的预测。这些预测对于种植者来说,将有助于他们品种的选择、配套的管理以及农业设施的应用。

 

赵锦以东北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农场举例,这里机械化程度高,水利配套设施相对完善,每年的种植也都有统一的部署安排,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场管理下的种植户的收成。

 

但南方的丘陵岗地耕地分散,小农户众多,信息的传达不及大型农场畅通,赵锦表示,这也造成了当地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偏弱。

 

“农业信息、气象信息的传递、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那么,作为技术人员、专家、政策的制定者来说,怎样去把信息传达给种植者、引导农户的种植,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赵锦说。

 

与灾害作斗争 与自然相适应

 

赵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

 

“全球气候变暖也让我国多熟种植北界北移西扩,这意味着我们粮食可种植面积的增加,同时积温增加也会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期有所延长,进一步‘加持’粮食产量的增高。”同时,随着气候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也会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那么,怎样充分利用这种正向的影响,同时规避掉负面影响,这也或将为未来我国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新的思路。”在赵锦看来,对于大田作物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但所谓的“靠天吃饭”也并不绝对,这四个字中既包括气候莫测变化带给农业的束缚,也包括正确利用气候变化的影响,为粮食生产打开新的局面。

 

赵锦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对农业的不断投入、以及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实际上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减少着天气气候条件对我国农业的制约。

 

农业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也需要与自然相适应。在更宏观的视角下,当我们能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了解自然变化规律的时候,农业中的生产者或许不必再刻意摆脱气象对于农业的桎梏。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