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黄元琪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

过年,是人们定义岁月轮回的节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具有意义的节日。它既包含了对昨日的慎重告别,又承载着对未来的殷切期盼。在当今社会,无论出门求学、打工的游子平日多么繁忙,临近过年时,总要收拾行囊,回家与亲人团聚过节。这份浓情俨然成了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一抹底色。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的?

脑海中回忆起孟浩然的诗:“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一句道出了古人通过观测天象来推断时序的轮回—当北斗星的斗柄东指时,天下皆春,今天过年了。诗中的最后一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透露了农民朴实的新年愿望。一整年的风调雨顺带来的庄稼丰收是农耕社会中人们最朴实的愿望,无论新年那日天气如何,大家总要聚在一起互相鼓劲,断言明年是个丰收年。

剪纸(《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内页插图)

将一年的起点定为农历正月初一并沿用至今的人是汉武帝。汉初沿用旧历,时节的长度划分与计算会因时光流转而产生误差且越来越大。

当官方的物候时序与实际气候不符合时,农民会得到错误的务农信息,比如在大冬天开始播种谷子,夏日便收割庄稼,导致农事失序,五谷歉收,饥荒和动乱时有发生。汉武帝怕动摇社稷,进行历法改革。新的历法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又称《太初历》。这部历法对中国人意义重大,它明确认定农历一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岁末的规律,将二十四节气纳入中国历法的体系中。它的问世为中华民族之后的节令时序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从此春种、夏忙、秋收、冬闲成了千年来的农耕惯例。

翻开历史斑驳、厚重的长卷,农历正月初一曾经被称为元旦,这一习惯性的称谓直到20世纪才被打破。辛亥革命后,现代意义上的“元旦”告别了两千多年来农历岁首的意义,被定格在公历1月1日。之后的十几年里,为了民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公历与农历并行,并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民国是一个中西、新旧激烈碰撞的时代,随着大量西方思想、风俗、物品的涌入,许多人被乱花迷眼,迷茫地将“与世界接轨”等同于极度西方化或抛弃一切传统留下的东西。于是政府下令“废除旧历,普用国历”,逼迫中国人放弃延用了几千年农历新年的习俗。

古代的压岁红包(《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内页插图)

传统力量的动人之处是它始终在默默地坚守,这份坚守逐渐变为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信仰。传承千年的四时节令与习俗像上了发条的闹钟,总会按时响起。就算官方在公历1月1日张灯结彩地增添新年气氛,民间依然在悄悄地过农历新年—供祀、贴春联、守岁等习惯不曾变化。

 
门神(《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内页插图)

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先生面对这种畸形、荒唐的现象,在日记中写道:“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起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我现在正写着《回忆》,我觉得回忆是粉红色的网,从里面筛出来的东西,都带色香气。没有回忆,人便不能活下去,对年的回忆尤其美丽。”

在农历新年不被官方认可的那些年,民间庆贺春节一切如故。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到无法摧毁那份深入人心的年俗,便停止了强行废除旧历的法令,恢复旧历。新中国也延续了公历元旦和农历春节并立的传统,并延续至今。

本文节选自《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黄元琪
摘编/安也
编辑/何安安
导语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