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河南中部的一座小城,在“屏幕”还没有充盈的年代,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十二,姥姥村子里的“老会”是我童年最盼望的时刻。农民会把自家产的东西拿到“会”上“卖”,乡里会在“老会”上摆戏台,唱大戏。我妈说,这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传统。

上面“咿咿呀呀”唱着大戏,姥姥,还有隔壁村来的姨姥姥一早搬着板凳等在戏台前。我们几个孩子总喜欢钻到戏台底下疯跑,拿着大人给的一块几毛钱买零食吃。而我对豫剧最初、最深的印象,是那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后来,外出读书、工作,再不能像儿时一样在姥姥家长住,也没有机会赶“老会”。也听到过一些说法,地方戏没落了,这时我脑子里第一时间会浮现“老会”的场景。我试着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家乡的戏曲,于是就有了贾传敬和郭婷婷的故事。

2023年1月17日,贾传敬(右二)在舞台上表演本地历史故事改编的戏曲《郾城大捷》。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直播间里唱豫剧

直播在每天晚上八点开始。

开播前几分钟,贾传敬吊了吊嗓子,“啊啊啊啊”,音节从撑得浑圆的喉腔里一个个跳出。

“大家好,我们是漯河市豫剧团的两名青年演员。”贾传敬和郭婷婷两人露出笑脸,贾传敬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更让人觉得亲切可爱。两人的另一层关系,是夫妻。

几分钟后,直播间已经汇集了近3000人,戏迷开始在评论区点戏。第一首唱曲剧《寇准背靴》“手提竹篮儿把饭送”选段。郭婷婷挎上小竹篮,迈着小碎步,身子向右边一探,眼珠子左瞅瞅右看看,扮演杨家将中偷偷摸摸送饭的柴郡主。竖屏取景有限,“柴郡主”偶尔走出画面外。“寇准”贾传敬唱声洪亮,即使四周墙上贴了隔音棉,声音依然可以穿过墙壁,扩散出去。

整个晚上,两人从经典唱段《穆桂英挂帅》到《朝阳沟》,再到《打金枝》,一直到将近夜里十二点才结束。

贾传敬说,直播三年,他们坚持站着唱戏,“我们是专业剧团的演员,要唱也要演,要对得起观众。”

2023年1月15日,贾传敬和郭婷婷在家直播唱戏。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贾传敬坦言,最初选择在网上直播唱戏是为了增加收入。2018年,他听说直播唱戏可以赚钱,当时郭婷婷刚刚怀孕,他想着多少赚点,补贴家用。

一开始,贾传敬不懂视频软件,摆弄了半天,勉勉强强开始了,唱的是他在剧团常表演的选段,但很快就捉襟见肘了。评论区的戏迷点其他戏,他只能尴尬地说“不会”。为了“面子”,他开始丰富自己的“戏库”,从最初常唱的四五段,增加到现在的八十多段。

今年37岁的田小巍是直播间的戏迷。他小时候,村里有一帮唱戏的业余演员,一个木桩子搭成的小舞台,村里人喜欢“热闹”,常常临时起意,几个人凑点钱,请上十来个演员,就能唱上一台戏。

工作后,田小巍定居在城市里,少了回家看戏的机会,他喜欢趁空闲时间刷刷手机,在直播间看戏,最喜欢听贾传敬唱沙河调——《辕门斩子》《黄鹤楼》《南阳关》,这是流行于豫东、皖北沙颍河流域的传统戏曲剧种,“也是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台下十年功

贾传敬的家乡在山东聊城市,那里是鲁豫两省的交界处,“既唱豫剧,也唱山东梆子”。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民营戏团,他打小跟着,到各个村演出,演唱梆子戏时,他就在旁边“梆……梆……”打梆子。

他小时候不爱学习,成绩不好,父母想让他学戏,至少是门手艺。一听不用上学,贾传敬就答应了。

戏校的孩子多吃不了练功的苦。贾传敬小时候“腿软”,老师把他的腿使劲往下按,他也不觉得疼,练就了一身武生的基本功。

2023年1月17日的演出中,贾传敬在化妆。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2008年,贾传敬从戏校毕业。当时,戏曲演员的待遇不算好。他们那一届学校招了四百多人,等到毕业时只剩下一百多,现在还在唱戏的只有七八个,离开的人转行去演电影、卖保险,各行各业都有。

毕业时,贾传敬还不到18岁,辗转在几个剧团做临时工,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了漯河豫剧团。刚到时,贾传敬心中就打起了退堂鼓。剧团坐落在河边的旧居民楼中间,几间瓦房,“又破又旧”,平时就在院中露天的水泥地上排练,冬天站在那冻得直跺脚。工资每个月只有五百块,他不愿意干,团长宋德甲从自己的工资中出钱,每个人多发一百块钱。他觉得这个团长“不赖”,父母也劝他,这至少是个专业剧团,他就留下了。

2023年1月18日,漯河豫剧团坐落在旧居民楼中,他们将在今年搬去新建的演艺中心。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贾传敬从主角背后的“兵将”做起,渐渐得到了一些角色,《包青天》中的陈世美,《战洪州》中的八贤王……成了剧团中的三级演员。

但对于贾传敬来说,成为“角”还很遥远。

那串糖葫芦

剧团的工作以下乡演出为主,都说地方戏团没落,贾传敬却不觉得。近几年,每年市政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再加上各个村子“请戏”,一些景区古镇的商演,每年下来少说也有三百多场戏。

每年春天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下乡演出从开春一直到麦收(六月初),走遍了漯河的村村落落。刚开始,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不多,又常常忙于外出演出,渐渐就停了直播。

2023年1月5日,漯河豫剧团下乡演出。受访者供图

改变,源于2020年新冠疫情骤起。

原本剧团安排从年初三开始,连唱七天大戏,在初二改成了“另行通知”,一拖再拖。贾传敬被封在家,就想着要不继续直播唱戏吧,能赚一点是一点。

人数出乎他的意料,第一天,二三十个人;第二天,五六十人;第三天突然涨到一千多人;第四天又变成五千多人。最高时候涨到了三万多人,贾传敬既兴奋又有点慌张,拿话筒的手都是抖的,“我是不是要火了?”

他唱累了,郭婷婷就会来救场。他们发现,这种夫妻搭档的形式更能吸引人。

郭婷婷是个慢热的人,第一次直播的时候,看到直播间有几千听众,她不由得紧张。有人评论“唱得不好”,郭婷婷会偷偷抹眼泪,打起了退堂鼓。贾传敬就说她,“你唱腔不扎实,正好趁这个机会,多练练。”

贾传敬在直播间结识了不少戏迷,一个IP属地在中国香港的戏迷常出现,后来两人熟了,得知对方在香港成长、工作,但籍贯在河南,她跟着奶奶听河南戏,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

下乡演出时,有人能认出他们了。有次,郭婷婷下了戏台,卸了妆,一个婆婆领着两个孩子路过,叫出了她的名字。婆婆是她直播间的戏迷,跑去买了一串糖葫芦给她。郭婷婷推让给孩子吃,跑开了,婆婆一路跟到他们住的地方,坚持要给她。这串糖葫芦让郭婷婷记了很久。

郭婷婷说,她那时候才慢慢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唱得好,会被大家认可,人们也会记得他们。他们要做得更好,将戏曲文化传承下去。

2022年5月,漯河豫剧团又一次无法外出演出,今年60岁的团长宋德甲也开始琢磨,利用直播间,让无法看戏的戏迷在线上看大戏。他们将剧团的经典唱段在直播间播出,上方打着“我们是公益性质的,大家不用刷礼物”,每次直播有两三万人看。

在贾传敬看来,宋德甲的思想很超前。早在2019年,宋德甲就建议团里的青年演员善用新媒体,“出一个网红”。但在剧团账号的运营上,他更加谨慎。剧团的账号不同于个人账号,他们是专业剧团,不能插科打诨,重点在宣传剧团和传统戏曲。他计划招一个人专职负责剧团的短视频账号。

宋德甲自己也有一个短视频账号,偶尔发剧团的演出、练功的视频,但一年过去了,粉丝不见长,“大家到底喜欢什么内容呢?”

2023年1月18日,宋德甲接受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戏台上的光彩

1月16日至18日,贾传敬停播了三天。剧团要在刚刚建起的漯河市豫剧演艺中心进行首场演出,演出的是本地历史故事改编的戏曲《郾城大捷》。

戏台上的贾传敬扮作岳家军将领张宪,穿甲戴盔,身后插着四面“靠旗”,整个人显得威武高大。他的唱词不多,却亮出了漂亮的耍花枪,翻跟头、一字马,样样不落,赢得掌声阵阵。

郭婷婷在这部戏中扮演主角背后的“小兵”,没有台词,举枪站立或持枪打斗, “无论是演配角还是兵,都容不得一点马虎,一个走位都不能错。” 

2023年1月17日的演出中,郭婷婷(左一)扮演“小兵”,等待入场。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郭婷婷加入漯河豫剧团后,拜了团里的国家一级演员杨文丽为师。近几年,她擅长演老旦、青衣,下乡演出时,也开始接杨文丽的班,演女主角。

今年57岁的杨文丽,知道自己的几个徒弟在做戏曲直播,她也会去看,“也理解他们,没办法外出演戏,直播唱戏,增加收入。”杨文丽说,在直播间唱戏和在舞台上演出不一样,少了表演,也缺少舞台的感觉,她一个个给徒弟打电话,一一指出他们的问题,“该练的地方还是要抓紧练。”

郭婷婷想过,在直播间她是主角,获得了更多演唱的机会,但直播间更加随意,而在舞台上更加严肃,“一点错都不能出”,她珍惜在舞台演出的机会。

外出演出期间,贾传敬就会暂停直播。也有人劝他专心搞直播,带带货,更能赚钱,停播时间过长,粉丝就走了。

贾传敬拒绝了。这三年他见过戏曲演员直播唱戏兼顾带货,赚了上百万元,后来慢慢隐退;也有人直播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播间的粉丝慢慢流失;有人积攒一些粉丝后转型做网红;一些民营剧团接不到商演,发不出工资,演员通过直播赚钱养家。

贾传敬夫妻俩不愿意放弃剧团的工作,以及在戏台演出的机会,“我现在也弄不清楚,怎么就稀里糊涂地有了几十万的粉丝,这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我想,戏迷看重的还是我们唱戏的本领,在剧团,练好本事,在戏台上,唱好戏,才是最紧要的。”

《郾城大捷》剧照,后排中间左一为贾传敬。受访者供图

贾传敬儿时看过一场演出,一个小男孩在舞台的桌子上翻小翻,台下的人都站起来为他鼓掌,贾传敬也站了起来,“他的功怎么这么好”,那是戏台才有的光彩。

休息两天后,年初一一大早,他们要在市区古镇景区,连唱五天戏,紧接着,又要送戏下乡。“村里的老人常说,一年又一年,不管好坏,都要唱戏,热闹热闹,这一年过得好,就让它越来越好,过得不好,就把它唱跑。” 贾传敬仰面,笑着说。

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