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里,北京昌平流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悄悄。“乙类乙管”实施后的第一个春节,来这个京郊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村镇居民不足往日的十分之一。但医疗服务不会因为患者减少而懈怠,对于24小时值守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患者少了,就是癸卯兔年的第一个好消息。


24小时在岗,门诊急诊服务不停


农历大年初四,在昌平西部的半山区,上午的气温只有-10℃上下,北复路位于流村镇的核心区域,宽敞的路上几乎见不到人,许久才有一辆车经过。


刚过9点,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北复路上的流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前,58岁的姚琳在女儿的陪伴下走入中心,她记得自己最初感到不舒服是在几天前,一睁眼就觉得天旋地转,还伴着恶心。前一日,孩子们已经带姚琳到区里的医院检查、开药,医生开了些注射液,这一日,一家人无需再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大型综合医院,输液需求在镇卫生服务中心得到满足。


若非如姚琳一样身体实在不舒服,村镇中的百姓多是会避讳在这时候往医院跑的——正月里面“不找病”,日子还在“年”里,中心门口的厚重门帘几乎一个小时才会被掀动一次,楼道里面安静得很。


今天在中心护理岗当值的是于佳,她接过注射液,把姚琳带到中心一层的输液室,手脚麻利地检查、核对、穿刺、调速,两三分钟就把手里的活儿逐一安排好。姚琳和女儿坐在输液室的窗台边,药液从输液管的滴漏处滴落,身下的座椅垫是医务人员怕椅面冰凉特意准备的,身后的暖气也热烘烘的。


于佳说,春节期间镇上的人讲究老传统,来中心就诊的老人较往常少了很多,但就医服务不会因为人少而中断,“我们中心24小时提供门诊、急诊服务,当天值班的医务人员也要24小时在岗待命。”


农历大年初四,卫生服务中心的值班护士正在给病人输液。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供氧服务覆盖到村,医疗服务全天在线


输液时,听闻姚琳之前因头晕恶心就医,于佳为她检测了氧饱和度。她拿来一个不足拳头大的便携式血氧夹,说这也是中心最近常用的医疗器械。


今年1月初,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氧气灌装服务,方便居民居家氧疗。


中心副主任贾美红说,实际上,在《通知》发布之前,氧疗服务就是中心的日常服务项目之一。截至目前,中心下辖的流村镇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村卫生室,都配备了血氧夹、制氧机。“相比之前,我们设备更充裕,特别是覆盖到了村卫生室,我们也在前期为村医做了培训和说明。”


输液室里摆放的几台制氧机随时可以为患者输氧。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村镇老人是医疗健康服务的重点对象。流村镇位于昌平西部,在太行山与燕山余脉的交会间,这里三面环山,26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包括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着两万人口。


贾美红告诉记者,目前流村镇的老年人数量大约占全镇人口的35%。“今年冬天冷,有的年轻人会接父母到城区过年,再加上中心一直就有供氧服务,患者比较熟悉了,所以截至目前,大家对供氧服务的需求还未出现骤增或明显的峰值。”


除了在中心值守岗位,于佳此前也承担着卫生服务站的工作。在她看来,相对于中心,下级的站点、卫生室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及日常服务,对居民的身体状况更加熟悉,他们的手机也是全天在线的,居民一些简单的需要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回应,这也进一步分解了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一位患者前来挂号找医生开药,从进门到拿到药只用了不到15分钟。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提供氧气灌装服务,居家也可氧疗


除了现场的供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流村多数卫生服务站也提供氧气灌装服务。


于佳记得,几日前,有患者家属一次带来了五个氧气袋,“等于是在过年前,为家里有吸氧需求的老人提前做好准备。”氧气袋需要远离明火、放置在干燥处,为了保证流量均匀,吸氧时可通过在氧气袋上放置物品以增加压力,每次为患者提供灌装服务,于佳总得把这些细节叮嘱一遍又一遍。


贾美红表示,中心现场制氧和灌装到氧气袋的氧气,本质上没有区别,“患者在哪里吸氧取决于其行动能力,当然也得遵循他自己的意愿。如果对方行动方便,来中心会更便于医生监测其身体状况,通过观察病人嘴唇的红润度等,我们获得的信息也更加直观。”


贾美红说,春节期间中心实行领导带班制,有行政人员24小时值班,医疗、护理、药剂、挂号、防保等岗位人员在岗,每个科室也都有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文中患者姚琳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