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第八届“北京社工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东城区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举办。据悉,目前,北京共有社工机构960家,专业社工人才7.96万,持证社工3.91万。

 

北京社工队伍扩大,共有持证社工3.91万

 

本届“北京社工宣传周”的主题是推进“五社联动”,关爱“一小一老”。启动仪式上,播放了展现北京社会工作者风采的视频短片,宣读了第八届“寻找首都最美社工”宣传活动名单,发布了《北京市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指导细则》。

 

近年来,首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首都社会工作向多领域、全方位稳步推进。政策制度不断完善,首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配套文件的制定,为推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通过优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农村社会工作“乡土社工”培养等计划的实施,提升了社工人才能力素质。目前,全市共有社工机构960家,专业社工人才7.96万,持证社工3.91万,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扎实推动区、镇街、社区(村)三级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市级统筹、区级主导、街乡建设、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规范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对接相关基金会,整合资金320余万元,重点支持养老、儿童、社区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实施社区基金、志愿服务V创投计划等项目,打造“以社助社”公益服务品牌。

 

作为首都社会工作的宣传品牌,“北京社工宣传周”已经成为弘扬社工精神、传播社工理念、宣传社工典型、扩大社工影响的重要平台。在第八届“北京社工宣传周”活动期间,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将开展“微电影”“微课堂”“微实务”“微图话”“微访谈”等“五微”活动,采取线上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各区将通过举办社工成果展、专题座谈会、大讲堂和社工知识竞赛、征文等方式,扩大社会工作宣传,提升社会工作认知度和知晓度。

 

社工要更好地融入相关领域的基层工作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陈涛认为,北京的制度创新,为基层社工服务体系中的社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许多挑战。他认为,进一步完善构建以各级社工站点,特别是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统筹的基层社会服务和相关工作整合运作的工作体制机制后,社工将获得更有力的支持条件开展工作。“同时,社工需要更好地融入相关领域的基层工作与服务体系中,切实发挥专业作用,实现制度效果。”陈涛说。

 

具体来看,他提出社工要深入城乡社区民众,嵌入基层党政工作体系,融入整合“大社会”力量。“社工要能做到尊重不同存在,看见优势,突破限制,促进联结,相互成长。”

 

在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了三年的专职事务社工李冬旭表示,基层社会工作者要动员村内村外的资源,挖掘积极力量,比如志愿者、有专长的民众等,依托情怀培育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之自发投入到乡镇发展、基层治理当中。

 

“我觉得社工最大的角色可能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例如,我们策划了义工菜园活动,让不再务农但仍具备这方面技能的老人重返田地,带动孩子参加活动,让他们亲近自然、传承文化。我们还发现村里一位崔奶奶对村史十分了解,我们就请她给社工和志愿者讲解历史,还计划写一部村史。这些活动能提高民众的自我价值感。”李冬旭说,他能明显感觉到,有了社工之后,村内的氛围活跃了不少,集体凝聚力也强了很多。

 

下一步,北京市、区两级社会工作行政主管部门将把社工站打造成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平台、培养社工人才的阵地、整合社会资源的载体,发挥好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同时,进一步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立足服务需求,优化城乡社会服务供给,将社会工作服务延伸到社区一线,以实际行动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