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市委宣传部召开“德润东营 东营最美健康卫士”记者见面会,邀请到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燕,东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副主任医师王华丽,利津县疾控中心副主任、主管技师王长存,利津县北宋镇宫家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宫瑞川,讲述他们用实际行动体现新时代医护工作者医者精神和仁者大爱以及背后的故事。

 

 

 

 

 

张燕

 

  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东营市第一批青年名中医,东营市中医协会副会长

 

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于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年收治病人800余人次。在内科杂症、妇科病、小儿疾病、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9年在垦利区率先开展“冬病夏治”疗法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开展了纯中药自制包外敷疗法。2014年牵头成立了东营市县区医院第一个中医科病房,病房成立至今已收治病人5000余人次,床位利用率达98%,出院病人回访满意度达100%,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作为东营市中医协会副会长,连续多年为全区基层医疗人员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了中医医疗技术的普及;关心和帮助乡村、社区医生,开展农村、社区医疗扶持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提升了垦利区基层预防、医疗与健康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工作以来参与的课题两项,分别获得东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东营市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篇,2020年主持参加山东省脑病中心课题,对疾病的区域性进行了详实的研究。

 

 

王华丽

 

现任东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

 

从事疾控工作24年,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踏实工作、担当尽责。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既着眼于群体防制,也注重对个体的干预,多年来采取进社区、进工地、进企业、进学校等方式,开展艾防宣传和讲座100余场,曾连续多年在高职学校新生中进行宣讲,用生动的案例给青少年以警醒教育,增强青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在艾滋病咨询检测门诊与求询者面对面地耐心沟通,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新冠疫情防控中,传染病防制科是急先锋、也是排头兵。2022年9月份之前,东营市未发生过本土聚集性新冠疫情,但“外防输入”这根弦时刻都紧绷着,我和同事们一起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对涉疫风险人员协查函的处置一刻也不敢松懈,疫情形势紧张的时候,每天接到上百个外地协查函,每一份信息我都要及时掌握,遇到突发的高风险情况,连夜参与调查处置。2022年下半年的东营区和广饶疫情中,我作为流调队队长,参与组织开展现场流调溯源工作,充分发挥流调在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为快速控制疫情争取宝贵时间。2022年,我们科室获得“东营市工人先锋号”和“东营市青春担当好团队”等荣誉,我本人也被授予“山东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个人”“东营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王长存

 

  现任利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2021年我完成了两次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每一次躺在病床上,听到受捐者的匿名信时,都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与我年龄相仿,因为罹患白血病,急需干细胞移植来挽救生命;他是三位孩子的父亲,更是家里的顶梁柱,活着是他唯一的愿望。2022年3月份,我作为利津县援助青岛莱西市核酸采样队队长,与大家一起参与了12轮全民核酸采集任务,共计采样6万余人次。2022年5月份,济南市疫情紧张,我担任省市区联合流调队驻历城第2分队队长,做流调、梳理轨迹、推送密接及风险点,将日常所学灵活运用,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同仁并肩作战。2022年8月份,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和省市县疫情指挥部统一安排,支援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同年我被授予“山东好人”、“东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等荣誉称号。

 

 

宫瑞川

 

现任利津县北宋镇宫家村卫生室乡村医生

 

自工作以来,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为大量病患解除疾苦,近十几年来,平均每年的门诊接诊量6000余人次,常年的忙碌成为我的工作常态,但是我心里装满了这方百姓的健康安危,责任和担当让我无怨无悔,我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乡村基层的广泛应用。

 

在行医生涯中,我秉承中医的传承和创新,博采众方,多渠道钻研和学习中医知识。在临床上以安全有效的优势让广大群众受益。近年来我学习的“肌肉筋膜靶点注射疗法”在治疗疼痛症上效果显著。工作之余,我积极参加全国权威中医的培训和网课学习并坚持做学习笔记,以“鉴往知来,砺行致远”作为激励自己做一名好医生的人生格言。

 

医共体的建立,架起了我为群众健康服务的连心桥。公共卫生工作繁杂琐碎,我就加班加点为辖区4个村1176名常住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开展随访服务,尽职尽责,成为群众的健康好管家在疫情防控中我也冲锋在抗疫一线,全力保障疫苗接种、核酸采样任务顺利完成。2021年8月,我被评为2021年度“山东好医生”。荣誉的取得将更加激励我坚守医者初心,守护好一方百姓的幸福安康。

 

 

鲁中晨报

 

宫瑞川先生,请问您为什么选择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您认为做好一名乡村医生最该做好什么?最该坚守什么?

 

宫瑞川

 

我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还得从小时候说起,我父亲就是一名乡村郎中,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行医,时间长了就成了父亲的帮手儿。研药拿药,对行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学医这一行,受父亲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些年在行医过程中,我感同身受老百姓生病的疾苦。他们有些是家里穷看不起病的,生了病也不得不坚持干农活,不舍得花钱看病。而且前些年老百姓们有个急症或者去县医院看病也很难,离县城远,没有钱,没有交通工具。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咱也是农村里生,农村里长老百姓家的孩子,正是深知老百姓生病的疾苦,让我这些年一直就坚持了下来,都知道乡村医生又苦又累,但是我还是一直坚持这么一个信念,用自己所学的本领,为他们解除病痛,为他们排难解忧,为他们做好服务。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老百姓的淳朴、善良、真诚和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也一直支撑着我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下来。所以我认为做好一名乡村医生最该做好的就是服务老百姓,竭尽全力,竭尽所能解决老百姓的病痛。

 

行医中我有自己坚守的两个原则。一是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二是24小时工作制,全科+移动的120。不管是凌晨也好,深夜也好,都是随叫随到,背上行医箱就能上手治病。

 

东营日报

 

王长存先生,您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不仅被评为“山东好人”,事迹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您可以讲一下捐献的故事吗?

 

王长存

 

2018年我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库,2021年3月份,在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筛匹配后,义不容辞的接受了捐献请求。4月26日,在山东省立医院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虽然注射动员剂使身体疼痛、低热,而且4个多小时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但是当看着代表着希望的造血干细胞从自己体内一滴一滴被采集出,感觉这些不适太微不足道了。

 

天有不测风云,11月份我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告知受捐者病情复发,需要再次捐献,当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但是回家后,把消息告诉自己70多岁的父母时,母亲心疼的流下了眼泪,我当时看了也很难受,因为母亲年事已高,而且身体不好,实在不忍心再让她为自己担惊受怕,但是受捐者的病情又不允许我犹豫不决。为了打消父母的顾虑,我咨询了多名血液科专家,把他们的通话录音放给父母听,最终父母支持我再次捐献。在12月份,我完成了二次捐献。

 

黄三角早报

 

王华丽女士,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各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疾控中心是“疾”先锋组织开展流调工作,您作为现场流调队队长,有什么体会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吗?

 

王华丽

 

正如您所说的,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全市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都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这三年来最大感受就是我们的应急队伍得到了锻炼,我们的队员关键时刻都是能打硬仗的,疫情来的时候一声令下迅速集结并投入战斗。

 

在疫情发生初期,高质量的流调对于快速阻断疫情传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会时刻关注各实验室的核酸检测结果,关注每一份市外涉疫风险人员协查信息和检测情况,在疫情的“小火苗”刚起来时,就尽快去掐灭它。记得去年的9月29日,我们刚组织完全市新冠疫情防控技能竞赛,临近下班时间,接到了东营区20比1混管阳性报告,了解到相关信息后,我敏锐地意识到疫情风险,在分管主任带领下,第一时间赶赴东营区,同时调集市级和其它县区流调队员,连夜组织开展流调和密接追踪工作。现场调查过程中涉及的场所和人员复杂、风险点多,29日、30日连续两个晚上几乎没合眼,时刻掌握各流调组的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现场调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查找还有哪些地方排查的不够细致,有没有可能遗漏的风险点和风险人员,不断地深挖细排,尽最大可能地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市新媒体中心

 

张燕女士,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代表,群众接受度越来越高,但仍有一些人对中医持怀疑态度,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燕

 

人的健康是最主要的,没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谈,应用中医中药简便廉验地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我们所有中医人的初心和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经过了无数的瘟疫和战乱,延绵至今,中医药功不可没。正因为有中医的默默守护,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延绵至今。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和中医技术的沉淀,绝对不是说只是停留在治未病或者是说治慢病这样一个效果上,中医不仅治未病,更治已病。例如,中医药在新冠疫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针对新冠后遗症,我推出了多个康复专用方使用,很好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中医的灵魂是疗效,经过这次疫情,很多原本没接触过中医的人,也开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就是因为中医能治好病。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的产物,在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粹精华这项伟大事业中,我将尽最大努力发挥最大能量,让更多群众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胜利油田宣传文化中心

 

张燕医生,大家都知道,您中医看的好,患者特别多,都排队看病,这么多年来您每天都是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人,请问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在支撑着您?

 

张燕

 

研究生毕业后我一直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当时我们医院中医科没有病房,只有门诊,每天门诊量不到5人,都是来咨询和外来买中药的,真正来看病的人极少。我知道,相对于西医的发展,中医呈现总体势微的局面,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对自己的要求。从工作那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医的发展踏出一条路来!作为大夫,我心里清楚中医只有确切疗效才能赢得一席之地,我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翻阅了很多中医古籍。床头的医学书籍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自己的思考和临证体会。中医治疗疾病,一个要有确切疗效,还一个就是要简便廉验。曾有一对夫妇,结婚5年多了,一直没能怀上自己的孩子,在此之前他们跑遍了东营、济南、北京大大小小的医院,医生建议他们做试管婴儿,不仅费用高而且成功率还很低,一家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夫妇俩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我。我用中药配合针灸艾灸调理了四周,一个月后他们就怀上了宝宝。像他们这样的夫妇,经过我用中医疗法调理后受孕的还有很多。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慢慢的,我每天的门诊量越来越多,很多患者都把我当做自己最信赖的医生,身体一有不适,最先想到的就是到我这里来看。我的确成了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大夫。这些年来,一直是“身为医者,仁心仁术,坚守纯粹医者”的信念激励着我,我也从没忘记自己的初心,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后都好转了,我觉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另外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新院区,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垦利院区)即将投入使用,我们中医科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和更优质的服务展现在东营市民面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山东商报东营记者站

 

王华丽女士,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后,大家的生活已逐渐回归正轨,您认为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挑战在哪些方面?

 

王华丽

 

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后,防控工作重点转为“保健康、防重症”,疾控部门主要是加强监测预警,开展了多方面的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病毒变异,并处置聚集性疫情。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前来说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多年来我们在传染病的防控方面,一直采取监测与处置并重,持续开展了呼吸道、肠道以及自然疫源性等疾病的监测,加强流感哨点医院和布病国家级监测点等工作,及时处置突发疫情。作为传染病防制科科长,我和我的同事们仍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症状监测系统,继续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包括流感、诺如、布病等常见重点传染病要持续做好监测工作。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特别是针对不同季节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易感染人群和防护重点,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主动防病的意识。三是不断提升我们的队伍素质和能力,积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最主要的挑战就是新发传染病的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监测工作网络,强化传染病早期预警机制,不断加强防治能力等等,完善各方面的应对准备,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为全市人民健康保好驾、护好航。

 

大众网东营频道

 

王长存先生,疾控中心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您从事的工作又是直接服务于大众群体,请问您是怎样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呢?

 

王长存

 

作为一名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永远的信念和追求。过去的三年,疾控人以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疾控系统共产党员,当疫情来临时,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在前线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2022年3月份,我作为利津县援助青岛莱西市核酸采样队队长,与大家一起深入封控区、管控区执行采样任务,常常一天下来防护服湿透好几遍,体力严重透支。2022年5月份,济南疫情紧张,我担任省市区联合流调队驻历城第2分队队长,为济南市疫情早日清零贡献力量。2022年8月份,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和省市县疫情指挥部统一安排,支援海南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吃紧时,我与队友曾连续奋战72小时,虽然辛苦,但是看到疫情趋于平稳,传播链渐渐清晰,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工作中,我时刻把服务病人及群众放在首位,多次深入结核病、严重精神疾病、艾滋病患者家中,了解病人实际困难,尽力缓解困境儿童的上学及生活压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守好初心,练好本领,勇于担当,谢谢!

 

市广播电视台

 

宫瑞川大夫,请问您是如何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患者解除病痛,造福一方百姓的呢?

 

宫瑞川

 

身处基层诊所,村民患肌肉劳损的居多,我不管平时多忙多累都坚持为患病的乡亲们免费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对村里行动不便的贫困人群,我和我的妻子夏金花常年上门免费诊治,连同村里老年人、残疾人的医药费用也是能免则免。因为我坚信“让老百姓用最少的钱把病治好,就是我的职责所在”。2020年夏天,后宫村村民宫红红(化名)在东营打工时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家人开车把他送到我们后宫村诊所时她已没有了呼吸和心跳。我急忙将病人平放于车旁,对病人及时采取针灸和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等到医院120救护车来时,我一刻不停地按压施救,坚持了半个多小时,汗水湿透了全身,经过我不懈的坚持,终于让病人起死回生;还有,2021年3月,86岁的宫学学(化名)老人突发急性脑供血不足导致休克,我第一时间给老人紧急施救,挽回了老人的生命……这些场景对我来说数不胜数,多年的基层诊疗经历让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周边市区的病人纷纷慕名而来,很多病人的常年顽疾在我这里得以医治和康复。

 

摄影:姚璐晗

 

编辑:李志芳

 

审核: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

来源:东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