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近日,由北京国际经贸标准化促进会联合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主办、北京国际经贸标准化促进会农业农村合作中心承办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蓝海”论坛,在河北廊坊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旨在探讨优化鲜活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技术、保鲜包装、销售渠道、标准化建设等环节,为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表示,近年来,冷库和冷链车发展势头迅猛,2020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7080万吨,冷链车保有量达到了28.67万辆。不过,冷库资源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一线城市冷库需求较大,相反,二线城市却供大于求,整体的行业发展尚不均衡。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人们对鲜活农产品的运输也提出了更高需求,冷库和冷链车的密度需要均衡增加,实现供需平衡。

 

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国家大战略。近年来,我国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现代物流“蓝海”,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在现代物流中比重持续增加,与此相关的产业,涉及物流配送模式、配送技术、物流信息化与管理等多方面得到了长足进步。

 

在我国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流通领域中,物流企业仍面临痛点。依绍华认为,目前,农产品物流体系已经建立且比较完备,但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鲜活农产品易腐性对冷链要求更高,在流通领域内成本偏高,冷链运输中容易出现“断链”,冷链设施和设备的发展水平仍旧较低。现阶段,冷链物流标准执行难,信息化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鲜活农产品供应链重在保鲜。“行业存在痛点,但也不缺乏机会。”依绍华建议,流通主体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提升农产品物流运行质量。在冷链物流全环节,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及时的定位跟踪,了解农产品状态。这些离不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冷链新技术应用水平持续提高,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推动,以此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