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国际上首部《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规范》(下称《规范》)团体标准发布,该规范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专业委员会共同起草。

《规范》主要编者之一的阮祥燕是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她还记得去年接诊的一个小患者妞妞。当时,两岁的妞妞刚做完骨髓移植手术,恢复得很好,看上去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可爱。

手术前,妞妞家长听医生说做了手术孩子将来会无法生育,“生不生无所谓,健康活着就行”,这几乎是绝大多数病人和家属最直接的反应。术后,妞妞家长第一时间带孩子来找阮祥燕咨询。
 
晚了一步,“卵巢衰了。”阮祥燕指着化验单上代表妞妞卵巢功能的一项项数值,它们与正常范围大幅偏离。这不仅意味着她不会有自己的孩子,更意味着她一生都离不开服用雌激素了。妞妞只有两岁,尚不知道等着自己的是怎样的未来——不来月经、长不高、骨质疏松,可能要推着轮椅行动。“心血管、记忆、皮肤,包括婚后的性生活都和卵巢息息相关”,卵巢衰竭,她将失去这一切。

在荧光显微镜下,健康的冻存卵巢组织内,鲜活的卵泡像萤火虫的微光星星点点,衰竭的卵巢组织则是一片暗淡。受访者供图

如果在骨髓移植前,妞妞的医生或家长了解手术会让她失去卵巢内分泌功能,而一项经过临床检验的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她或许会像其他小孩一样无忧无虑地长大,在少女时第一次来月经,等着她的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可惜没有如果。“保守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100万女童与育龄期女性因疾病治疗失去生育能力和卵巢内分泌功能。”阮祥燕说。
 
2010年阮祥燕开始关注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2011年在北京妇产医院建立生育力保护实验室,2012年创建我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2021年阮祥燕团队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在北京妇产医院全部实现了重大科技转化,正式应用于临床患者。目前,北京妇产医院已冻存卵巢组织近500例,多数来自宫颈癌、乳腺癌和儿童良恶性疾病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年龄最大的冻存者46岁,最小的1岁3个月。移植超过10例,全部成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避免妞妞的悲剧重演,阮祥燕要抢在患者接受放化疗前,打响这场卵巢保卫战。她希望更多医生和患者能知道,保护卵巢功能与保命并不冲突,让更多患癌女性拥有生育能力以及更高质量的生活。

哪些女性可以申请做卵巢组织冻存手术?申请是否会面临伦理阻碍?这项技术能帮健康单身女性保存生育力和抗衰老吗?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阮祥燕的对话。
 
不仅是卵巢,更是身体的“小太阳”
 
新京报:目前,在那些可能伤害卵巢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和病人会怎么处理生育意愿的问题?
 
阮祥燕:根据我对部分患者的调查,不到50%的医生会和患者沟通生育能力保护相关的话题。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会更低。很多边远地区的医生和患者不知道可以通过卵巢组织冻存技术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和卵巢功能。
 
尤其是儿童的生育权和卵巢功能保护更加得不到重视,很多儿科医生和孩子家长缺乏认知。血液病治疗前医生告诉家长,骨髓移植之后孩子无法生育了,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健康活着就好,生不生孩子不重要”。这造成了很多孩子一生的遗憾。

患者送给阮祥燕的新生儿纪念海报,其中就包括2021年8月31日出生的我国首例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婴儿。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摄

新京报:卵巢组织冻存和“冻卵”有什么区别?
 
阮祥燕:我们常说的“冻卵”是指冷冻卵子,是一项辅助生殖技术。冻卵对患者年龄有要求,必须是育龄期,也就是来过月经的,儿童没法冻卵子。冻卵子首先至少两周时间要用大剂量药物促排卵,然后取卵、冻卵,取卵数量越多意味着生育机会越大,但卵子没有可复制性,取出的这些卵子如果用完了,就没有生育机会了。如果取卵数量不到20颗,最后很难有1次活产的机会,为了累积足够的卵子,有时需要几个周期的促排卵,耗时很长,会耽误患者原发病情的后续治疗。
 
相比之下,卵巢组织冻存技术更复杂,但是适用群体更广泛,只要卵巢健康,从儿童到育龄女性都适用;手术及时,微创手术直接取卵巢组织,不耽误原发病治疗时间;可延长生育时间,原发性疾病治愈后将冻存的卵巢组织移植回患者体内,相当于移植了一个“卵子储备库”,患者每个月都会排卵,每个月都有机会怀孕,相当于将生育能力延长了很多年。很多无法冷冻卵子的患者都能通过冻存卵巢组织保护生育力。
 
冷冻卵子只能给患者带来生育机会,解决不了卵巢功能衰退带来的一系列内分泌问题,包括早衰、生长发育不足、更年期症状提前、记忆力减退、影响性生活等;而移植卵巢组织后,患者的卵巢内分泌功能得到恢复,生活质量会大幅提高。
 
新京报:从“冷冻卵巢”术后实际反馈来看,患者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善?
 
阮祥燕:卵巢不仅能让女人生孩子,还能产生雌激素,让女孩皮肤光滑、乳房丰满,保持美丽,对骨骼健康、心脏、记忆力、性生活、泌尿生殖系统、免疫力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卵巢还有很多神奇的功能等待我们发现。
 
我们前期有10个患者做了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手术,实际上真正想要生育的只有一个,她在2021年成为我国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后第一位自然妊娠产下健康宝宝的女性。其他患者的主要诉求都是不想这么早就衰老。
 
第一例移植的患者,移植前30多岁,更年期症状很严重,脸色又黄又黑,她从心理上觉得“我不是个女人了”。
 
手术前一天,她跟我说“我要重新做回女人了”。移植后,她的内分泌功能恢复了,脸色白里透红,卵巢功能恢复正常,更年期症状都消失了。现在她40多岁,走在街上被人夸像28岁的,这种年轻和自信是由内而外的。
 
还有患者跟我说,“我觉得移回的不仅仅是卵巢,而是一个小太阳”。
 
新京报:从临床经验上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风险高吗?因为冻存卵巢组织移植原发疾病复发的几率有多大?

阮祥燕:复发风险很低。一方面,取卵巢组织的时机一般安排在患者放化疗几个疗程之后的缓解期,这时癌细胞含量很低或者几乎没有。另一方面,把卵巢比作一个橘子,橘子皮是皮质,橘子肉是血管、髓质和其他组织。先要切掉橘子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然后把切下来的橘子肉剔除,只保留橘子皮,再把它处理成几片小薄片,还要清洗好几遍,最后才冻存起来。经过这样的处理流程,取出的卵巢组织带有癌细胞的风险是很低的。

阮祥燕(左一)与医护人员在处理取出的卵巢组织。受访者供图

目前,国内移植成功的案例超过10例,手术成功后最短的也超过了三年,最长的近7年,无一例原发疾病复发。截至2021年,欧洲有285例移植成功案例,也没有出现一例和移植相关的原发病复发。足以证明这个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伦理争议,单身健康女性需求应被重视
 
新京报:在我国代孕、买卖卵子都是违法的,卵巢组织冻存技术存在被用于代孕、买卖卵巢的风险吗?
 
阮祥燕:技术上来说,卵子可以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移植给别人,不会出现排异反应,因此,冻卵有可能用于代孕。但是卵巢组织更复杂,除了卵细胞还有很多其他成分,移到别人体内之后,会出现排异反应,卵巢组织是无法存活的,本人取的卵巢组织移植回本人体内才能存活,不太可能被用于代孕或买卖。
 
新京报: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禁止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2021年,国家卫健委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49号(社会管理类14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目前,以延迟生育为目的,为单身女性冻卵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单身健康女性可以申请卵巢组织冻存吗?
 
阮祥燕:这涉及和年龄相关的生育力保护问题。现在很多女性由于主动或者被动单身,等找到对象或者想生孩子的时候,生育年龄窗口期错过了,卵巢不排卵了。结合现在老龄化的社会背景,我认为,在上述情况下,卵巢组织冻存技术可以用于这部分人群的生育力保护。
 
但目前实际情况下,医生会有一些伦理上的考虑。一方面是出于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考虑,肯定要优先给急需手术的患者做;另一方面,卵巢组织冻存虽然是微创手术,但凡是手术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在卵巢组织健康的情况下没必要承担这个风险。所以,目前还没有给健康单身女性做手术的案例。
 
作为医生我肯定会首先劝阻有诉求的健康单身女性,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该结婚结婚,该生孩子生孩子。
 
但如果客观上没法在生育窗口期内结婚生子的,她们该怎么办?我认为可以试点的方式向单身健康女性开放以生育能力保护保存为目的的卵巢组织冻存。因为这部分需求是回避不了的,国内不放开,有需求的人也会选择去国外做。
 
消灭信息差,正在呼吁纳入医保
 
新京报:国际首部《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会对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普及产生哪些实质上的影响?
 
阮祥燕:第一规范技术,避免出现因技术操作不当导致卵巢组织移植后不能成活。第二,明确什么患者能冻存,标准在哪,建立手术前的评估机制。
 
第三,通过团体标准的发布,让不同科室的医生,包括血液科、儿科,还有肿瘤科、乳腺科等了解到,只要原发病治疗涉及放疗或化疗药物,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卵巢功能,作为医生有义务告知患者,并建议患者咨询生育力和卵巢功能保护相关的专家,同时也让患者了解到这项技术,意识到保护生育力和卵巢功能与保命并不冲突,为自己的后半生把关。
 
第四,希望这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能影响主管部门的决策,制定相关行政规定,从行政层面要求医生履行告知义务。
 
新京报:未来冻存卵巢技术的推广普及还有哪些路要走?
 
阮祥燕:首先要大力宣传,广而告之,让更多患者知道放化疗会丧失生育力和卵巢功能,已经有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消灭信息差,避免悲剧发生。
 
其次是建议逐渐纳入医保。目前,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前期手术加处理费用在2万到4万元,后续每年冻存费用是几千到一万元,需要患者自费。我向国家医保管理局呼吁过将这项技术逐渐纳入医保,他们正在调研了解中。
 
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编辑 杨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