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悠长、香气馥郁的葡萄酒究竟是怎样酿成的?为何有的葡萄酿出的酒广受欢迎,有的葡萄却并不适宜酿酒?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周永锋课题组在葡萄群体遗传学与育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葡萄驯化过程中适应与不适应的基因渐渗”。该研究首次利用机器学习手段,结合溯祖模拟、正向模拟和进化保守性等群体遗传学方法揭示了葡萄风味的形成机制。

 

时间长河中,探求风味的密码

 

葡萄起源于西亚地区,很快便遍及世界各地。我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随后在我国扎根繁衍。唐代王翰在《 凉州词 》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说明葡萄在唐代已是酿酒的主要原料。

 

轻晃红酒杯,馥郁的葡萄浆果香气在杯中弥漫,啜饮一口,丰盈柔滑的滋味顷刻充斥整个口腔,悠长舒适的香气在唇齿间久久不能消散,这是葡萄与岁月相融的味道,历久弥新。品鉴美酒,亦是品味人生。千百年来,人们为何对葡萄酒如此痴迷?决定葡萄酒的风味因子究竟是什么?

 

一千种葡萄就有一千种风味,道出了决定风味的关键要素——葡萄品种。然而,目前无论鲜食还是酿酒的主流葡萄品种多为国外选育品种,我国的葡萄酒市场尤其是高端葡萄酒市场也长期被西方的进口葡萄酒所占据。

 

为何源于欧洲的酿酒葡萄品种更为流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不满足于浅“尝”辄止,于是循着“美味”的足迹,回溯葡萄万余年的驯化历史,探寻葡萄隐藏在岁月中的风味密码。

 

两千多年里,野生葡萄的“渗透”

 

研究人员基于深入的群体基因组学分析,发现这与来自欧洲野生葡萄的基因渐渗密切相关,所谓基因渐渗,即等位基因从一个物种或种群向另一个物种或种群的流动。

 

这种流动又是怎样实现的?周永锋介绍,研究人员分析了包括主要栽培品种、野生葡萄在内的三百多份重测序数据,对群体间的分化历史、渐渗强度和时间进行了准确详尽的研究,采用溯祖模拟,不仅再次印证葡萄驯化的一万多年历史,更进一步细化了欧洲、近东地区野生葡萄和鲜食、酿酒葡萄之间的驯化和分化历史。

 

研究发现,在近两千年左右,栽培葡萄尤其是酿酒葡萄与欧洲野生葡萄有持续的基因交流,这一交流其实就是杂交的过程。基于机器学习的群体遗传分析,研究发现在整个酿酒葡萄基因组上,1.82%的区域来自欧洲野生葡萄的渐渗,而这些区域富集到多种代谢途径基因,表明欧洲野生葡萄对酿酒葡萄的香味等性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克隆繁殖下,我们和古人品一样的酒

 

栽培葡萄主要通过克隆繁殖。有研究发现,部分现代葡萄品种就是欧洲中世纪品种的克隆个体。换言之,现存的部分葡萄栽培种可能保留了古时候的样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品着和古人同样的酒。

 

然而,即便是克隆个体,它们的基因序列却并非一成不变,周永锋介绍,在不断的克隆繁殖中,变异会以杂合态的形式在基因组中不断积累,影响葡萄的育种。

 

在实生苗培育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用葡萄的种子种出的后代很难成活,部分原因就是克隆繁殖引起的后遗症。

 

借助正向模拟,研究人员展示了杂交发生后,渐渗位点在克隆群体和异交群体中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短期内克隆繁殖,能更快地选择有利变异,清除有害变异,但不管是有利还是有害变异,最后保留下来的变异,大部分都以杂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而从长远角度看,异交繁殖的选择则更为彻底。这一发现揭示了基因变异隐藏在不同繁殖方式背后的变化规律。

 

培育优质种,有了新的理论支持

    

据介绍,该研究揭示了野生葡萄对栽培葡萄品质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引入后在基因组上的选择过程,阐释了有利、有害变异在葡萄基因组上的分布特征,并提供了大量与葡萄风味、抗性等相关的基因位点,为现代育种技术在葡萄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目前,作物育种技术已发展到4.0阶段,也就是全基因设计育种的阶段,即在育种过程中选择性的快速聚合有利变异、移除有害变异,从而达到快速高效育种的目的。

 

然而,现代育种技术在葡萄育种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有限,葡萄育种暂时还停留在2.0阶段,主要原因是缺乏基因参考信息,仍依赖于大规模杂交筛选育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葡萄属下70多个种中我国就有近40种。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野生葡萄的丰富基因资源、加快落实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培育优良葡萄新品种,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葡萄育种目标和策略,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相关专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同时从适应和不适应的角度,在野生葡萄向栽培葡萄的渐渗上提供了新的见解。渐渗导致的适应和不适应的相互作用,不仅与葡萄有关,也与许多其他植物和动物有关,可以进一步应用在葡萄生物学研究和基因组设计育种中去。

 

新京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