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储户提供线索显示,辽宁振兴银行对旗下的部分存量存款产品“振惠存”进行“降息”,而储户下降的部分,实际上是在存款存入时所领取的“伙伴助力计划”活动的“助力券”。
据储户英晓峰(化名)透露,他于2023年4月在辽宁振兴银行的手机App上买入30万元的3年期“振惠存”产品。这是辽宁振兴银行推出的一款存款产品,原本利率为3.5%。同时,银行还提供了“伙伴助力计划”的助力券,可让存款的综合收益增加1个百分点至4.5%。
然而,原本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的“与存款同时间到期”的助力券,仅在1年之后就戛然而止。
11月15日,第三方公司北京尼客矩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客矩阵”)在官方公号上发布公告,于11月19日终止振兴银行振惠存3年期/5年期产品的活动奖励。这意味着助力券就此失效。
“尼客矩阵”公众号发文截图。
对此,辽宁振兴银行回应贝壳财经记者称,该行没有存款期内中途下降利率的行为,没有违反存款产品服务协议。该行客户的存款始终享受存款保险保障。
辽宁振兴银行和尼客矩阵的客服人员均表示,该活动1%的额外收益是由尼客矩阵方面发放。尼客矩阵客服人员还表示,该活动已经停止,原因是接到了公司内部的合规要求。
银行和第三方公司是否能够以合规理由单方面终止权益?
有律师表示,助力券是银行揽储后额外承诺增加的利息,如果终止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银行通过第三方机构提高存款收益揽储本身并不合规,这有高息揽储的嫌疑。”金融监管资深专家周毅钦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借助第三方变相提高收益来获客,日后因合规要求调整,即使商业银行方把责任全推到第三方身上,但这类事件将对银行自身信誉、口碑造成影响。实际上得不偿失,反而会阻碍这家银行长期健康发展。
助力券到底谁发的?在银行App领取、第三方公司发放
“这个助力券就是在银行App里领取的,难道不是银行发放的?”让英晓峰感到不解的是,发布助力券相关活动终止的是第三方公司尼客矩阵;辽宁振兴银行App官方客服也告诉他,助力收益是由尼客矩阵发放,银行利率并未发生变动。
英晓峰回忆道,当时是银行客户经理告知可以领取该助力券。随后他被银行客户经理拉入到一个专门营销助力券的微信群中,他还加了一个认证了辽宁振兴银行的企业微信号“福利官尼尼”,并向该账号咨询过关于助力券的相关情况。
在英晓峰看来,他一直在与银行打交道。第三方公司从何而来?
事实上,对于储户来说,“尼客矩阵”的名称并不陌生。在使用该“助力计划”的助力券后,储户的存款页面信息条右上角会出现“尼客矩阵助力收益查询”,点击进入可查看相关助力收益,但目前该收益查询入口已被隐藏。
从储户提供的截图来看,原本点击该助力收益后,可显示“预期专属积分/奖励”。如英晓峰存入30万元的“预期助力”为“9008.22”。虽然该数字后没有单位,但英晓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就意味着其预期助力收益为9008.22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助力收益查询时,银行标明了“该笔存款已参与 ‘伙伴助力计划’预期助力奖励由合作伙伴提供”。而尼客矩阵就是这个助力计划的“合作伙伴”。
辽宁振兴银行App助力收益查询页面截图。受访者供图
尼客矩阵为何“自掏腰包”?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天眼查信息显示,尼客矩阵是2018年9月7日成立,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是科蓝软件成员,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而该公司的官方则显示,该公司主营“智能数据营销服务”,“帮助银行实现精细化、场景化、智能化营销,促进线上渠道从功能型向营销型/平台型转变,增加业务收入,提升客户体验”。
贝壳财经记者以银行客户身份咨询,尼客矩阵客服人员表示,尼客矩阵帮助辽宁振兴银行做营销服务,并与该行合作了“伙伴助力计划”,储户相关助力收益由尼客矩阵发放。
但贝壳财经记者追问资金来源以及与银行合作的具体模式时,该客服人员并未进一步做出解释。截至发稿时,尼客矩阵官方亦未就此事回复贝壳财经记者的相关采访。
第三方发放助力券涉嫌违规 能否以合规为由停止活动?
“银行通过第三方揽储的做法不合规。”周毅钦表示,银行可能最初想通过这样业务结构设计来绕开监管规定为日后撇清关系留下空间,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原则,这种行为本质上涉嫌高息揽储。
根据原银保监会《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行不得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原银保监会发布在2022年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中亦指出,银行保险机构不得允许第三方合作机构在营业网点或者自营网络平台以银行保险机构的名义向消费者推介或者销售产品和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合规要求”恰恰是这次辽宁振兴银行和尼客矩阵回应停止这项“助力计划”的重要理由。
辽宁振兴银行客服人员表示,取消助力收益是“为了顺应合规经营要求”。尼客矩阵客服人员也表示,公司接到了内部合规要求,因此停止了“助力计划”相关活动。
“合规要求不能成为银行和第三方公司单方面停止活动的理由。”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付鹏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银行和第三方公司此前承诺了增加的收益和期限,就应当承担按照之前的约定来进行。
这也就意味着此案例的关键在于,银行、第三方公司与储户最初如何约定。但呈现在储户面前的“使用说明”并未明确时间。
根据储户王蒙(化名)提供的“助力计划”使用说明截图显示,“使用本券后,客户收益=存款产品持有收益+尼客伙伴助力收益”“尼客伙伴助力收益将在产品到期时,随产品一并发放”。该储户表示,储户能看到的只有这个使用说明,银行和第三方并未提供相应详细的协议或合同。
辽宁振兴银行App上对相关助力券的使用说明。受访者供图。
而贝壳财经记者查看了部分出乎提供的3年期“振惠存”相关产品协议,其中亦并未涉及任何关于“助力计划”的相关内容。
不过,英晓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曾向企业微信号“福利官尼尼”咨询时,对方告诉他这额外增加的1%收益,有效期将持续3年到期。而这也与他所要存入的3年定期的“振惠存”期限保持一致。
图说:英晓峰提供的在微信上对咨询相关助力券的截图。受访者供图。
付鹏表示,根据储户提供截图,其在购买时产品界面提示信息,以及与官方客服人员对话内容可知,伙伴计划助力并非完全由单独的第三方发起并与储户形成的单独合意,而是与储户购买的产品捆绑式销售,且与官方客服人员对话中关于年限的询问是和产品完全一致的。因此,该伙伴计划助力在未征得储户同意的情况下单方终止,系银行与该第三方共同对储户违约,应当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银行揽储应有度 更应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过去一段时间,中小银行揽储有压力,往往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吸引客户。但当前存贷款利率已进入下行通道,这些高息揽储会给银行带来负债端的压力。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揽储应有度,更要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
周毅钦表示,商业银行借助第三方变相提高利率来获客,日后因合规要求调整,即使商业银行方把责任全推到第三方身上,但这类事件将对银行自身信誉、口碑造成影响。实际上得不偿失,反而会阻碍这家银行长期健康发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既要保持存款业务稳定增长,更要将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尤其是中小银行,要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克服路径依赖,不可盲目追求存款规模扩张,而是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压降负债成本,努力保持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存款产品本身就没有多少创新空间。”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中小银行来说,应通过提升服务、优化产品来增强客户黏性、留住客户,增加吸收低成本的存款的比例,做到“客户第一,存款第二”。同时,储户自身也要增强合规意识,不被所谓的高息及变相“加息”行为所诱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