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所有国家都要做出巨大努力,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挑战……”10月12日,清华气候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说道。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记者了解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这一宣布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如何在规划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措施,如何推动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成为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据悉,从2019年年初起,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内18家研究机构,开展了“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及转型路径”项目研究。10月12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召开发布会,邀请多位专家进行“碳中和”研讨,同时对“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成果进行发布。

 

圆桌论坛现场。清华大学气候研究院供图。


研究建议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上述研究聚焦于全球温升控制2℃目标下,到2050年我国低碳转型的发展路径,以及在满足全球温升控制在1.5℃目标下,我国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能性。

 

何建坤介绍了部分研究成果。研究提出了四种情景构想:政策情景,即落实并延续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CO₂排放2030年左右达峰,2050年下降到约90亿tCO₂);强化减排情景,即“自上而下”强化政策情景,(2030年前达峰,2050年下降到约62亿t CO₂);2℃情景,即2050年实现与2℃目标相契合的减排情景;1.5℃情景,即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其他温室气体深度减排情景。

 

何建坤指出,按照当前政策情景及强化政策情景,2050年不能实现与全球2℃温升控制目标相契合的减排路径。当前由于能源和经济体系惯性,难以迅速实现2℃和1.5℃情景的减排路径。

 

他建议,我国长期低碳排放路径是,从强化政策情景向2℃情景和1.5℃目标情景过渡,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其后加速向2℃目标和1.5℃目标减排路径过渡。

 

根据研究结果,实现2°C目标导向转型路径,2020―2050年能源系统需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约占每年GDP的1.5%―2.0%。实现1.5°C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会上,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介绍,与2005年相比,2019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吨,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我国的低碳发展转型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面临巨大挑战。”解振华指出,一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产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艰巨;二是煤炭消费占比较高,仍超过50%,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30%,能源结构优化任务艰巨;三是单位GDP的能耗仍然较高,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发达国家的2到3倍,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任务艰巨。

 

“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的碳排放占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0%,而现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中国经济发展该转型了,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契机。”会上有专家指出,要利用好这一契机,要注意不能“拆了盖、盖了拆”,做好这一块,40%的碳排放就可以降下来。

 

同时有专家在会上表示,实现低碳转型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未来这是一个高科技的竞争,所以现在是机遇也是挑战。例如建筑行业,要实现低碳,一方面要“再全面电气化”,一方面要“柔性用电”。这样一来,会酝酿出众多新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包括电池产业、光伏产业、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等等,这些都属于朝阳产业,也是将来经济发展的机会。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