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每天早上的时候,鸟叫得最欢。赶上树木葱郁,天气再暖和些,在农场里能够听到十几种小鸟的不同声音。”2001年,张志敏在京郊房山良乡的江村承包下150亩土地,拥有了只属于自己的小农庄。农庄从一无所有,到生态好到获得了小鸟的“认可”,听到鸟叫,张志敏用了快8年。这个春天,有鸟在,有地耕,疫情被两扇大铁门关在农场外,2020年似乎与往年没什么不一样。


天福园农庄里,梨花盛开。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2020年春天与往年一样

 

疫情几乎没有影响到生态小农张志敏的生活。四月初,在房山良乡,打开天福园有机农庄的两扇大铁门,最先迎接到访者的是道路两旁成片的连翘花。


再往里走,樱桃树上白色的花朵开得正盛,远处桃花林已经被大片的嫩粉色渲染,偶尔有紫花地丁点缀在已浮现出新绿的嫩草间。

 

秋天种下的冬小麦。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桃花林两旁,六亩冬小麦是去年秋天种下的,“老话不是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日子过得快,到了五六月份就可以割麦子了。”不用除草剂,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150亩的农庄,常年只有张志敏和两位大姐帮忙,所有的农作物也都是“靠天吃饭”,拿目前未及人膝盖高的青色小麦而言,张志敏能为它们做的,也只有过些时日,猫下腰去人工除一除杂草。

 

自然界的动物大概是最“守时”的了,开春之后总要依次到农庄报道。惊蛰后万物复苏,且不说那些藏在泥土中的昆虫,田垄间还有新冒出来的鼹鼠洞,当上妈妈的刺猬出现在张志敏面前时,也是携家带口来的。

 

自冬到春,张志敏都住在农场里。近两日,又刚刚种下几分地的春韭,张志敏忙着把木槿树移栽到农场小径的两旁。要提到些许不适应,她只说三人的小农场也算遭遇了一波“用工难”——三月下旬,北京刮起11级的大风,风把农场里牛羊的棚顶掀了起来,张志敏一直惦记着找工人师傅来修,因为疫情还未彻底结束,恐怕还要再多等些时日。

 

这个季节要听鸟歌唱

 

各色花朵绿芽,是只停在张志敏眼里的热闹。而那些飞上枝头,踪迹难寻,只留下叽叽喳喳的叫声的小鸟们,也让春天变得更加生动。城市中难以清晰捕捉的鸟鸣,是张志敏多年春耕劳作时的背景音。

 

张志敏是地道的北京人,家住北京二环内,在京郊种地快20年,她最初的观鸟记忆其实也是在城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春夏,八一湖迎来野鸭落脚的消息,曾登上都市报,“这当时被视为北京生态改善的一个标志,市民也都会去八一湖凑凑热闹。那时候我不到三十岁,也去看了,当时只能看到湖中心有几只小野鸭,人们离着湖心八丈远,那哪儿看得清?”

 

生态小农张志敏。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张志敏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会放弃城市里金领的工作,成为京郊的农民。也没有想到野鸭会成为最平凡的“常客”。承包了这片土地的第八年春天,农场的水塘中开始有野鸭,甚至白鹭、苍鹭来落脚。张志敏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早上,水塘中的鱼都被扔在岸边,翻着肚皮,“鱼眼已经被吃没了,当时我还以为是猫干的。刚想往前走两步,就被草丛间飞起的庞然大物吓了一跳,打眼一看,竟然是苍鹭。”


眼下,农场不再养鱼,却为每年到访的飞鸟多种下了几棵樱桃树。每个丰收的季节,张志敏也会在果树、麦田中,多为光临农场的动物留些口粮。在张志敏眼里,或许这是鸟儿们的回报,在几乎四季不停的鸟鸣中,自己从未感到寂寞。快60岁的她,很少能在枝头捕捉到鸟儿们的“真实面目”,有时只能通过树枝上的鸟窝,去判断新邻居的“身量”,以及靠耳朵去分辨不同的叫声。

 

春天的时候,树木尚未十分繁茂,有小家伙落在枝头上,还未等人看清,便振翅飞走了,只留下一个又一个轻颤的树枝。干农活、喂鸡鸭的时候,张志敏偶尔会短暂地停下手里的活儿,仔细辨认下难得听到的鸟鸣,几秒之后,就又忙活起来。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