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判断为夏文化遗址;专家称北京现夏文化遗迹可能性小

 本报讯 (记者林文龙 通讯员胡颖)房山区大石窝镇后石门村村民在山上修建蓄水池时,挖出石斧一个,陶鬲的足和陶豆的足各一支。房山区文委文物科科长陈亚洲称,根据地形及器物,初步判断此地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夏文化遗址,具体时间还需研究才能确定。

  文物带夏时标志性“绳纹”

  挖掘现场位于后石门村一处正在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庄园。为了灌溉庄园里的菱枣树,7月初,庄园负责人王学纪请来工人在后山上挖一个蓄水池。7月5日,王学纪发现一个带有独特花纹的“土块”,他怀疑是文物,就停工拨打了房山区文物管理部门的热线。

  这种独特的“花纹”称作“绳纹”,是夏文化时期器物的标志性纹饰。陈亚洲介绍,他们赶到现场,经过简单发掘清理,即找到了石斧一把,陶鬲的足和陶豆的足各一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产物。其中,陶鬲的足上清晰地刻有“绳纹”。

  陶鬲和陶豆均是夏朝时期用于盛放食物的容器。

  当地曾经出土夏朝文物

  这些出土器物表面呈青灰色,而锋利的断面则是沙质的红灰色。“这是器物的材质———红陶加沙和灰陶加沙。”陈亚洲称,除去器物表面的“绳纹”显露出它的“高龄”外,由这种红陶加沙和灰色加沙构成的材质,也可初步断定其为夏朝所有,遗憾的是器物均已残缺不全。

  “我们判断目前挖出的残片只是一小部分,大量文物可能就埋藏在附近。”陈亚洲称,区文物管理部门将对发掘现场进行原址保护,回填原有土壤。“大石窝镇出土夏朝文物并非首次。”陈亚洲表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距离本次出土地点十公里外的镇江营村和塔照村也曾出土过夏朝文物。

  据《北京日报》报道,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表示,“北京地区发现夏文化遗迹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