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起北京禁用一次性塑料搅拌棒,部分餐企已更换环保材质
新京报讯(记者 王萍)4月8日,北京宣布今年7月起将要求餐饮行业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等。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多家餐企了解到,此前陆续启用环保材质餐具时,有的餐企就已将塑料搅拌棒换成环保材质,而尚未更换的企业也表示将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更换。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详解
市场第一线 174 -
北京:外卖将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4月7日发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详解”,对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重点行业中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等内容进行了梳理。2021年7月1日起,北京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北京市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等。编辑 许腾飞
-
演完《海洋之城》,王丽坤呼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吸管
新京报讯(记者 刘玮)由张翰、王丽坤主演的《海洋之城》正在江苏卫视热播。剧中,张翰扮演的丁凯、王丽坤扮演的“菜鸟”导游天悦,就如同邮轮上的掌舵人和引领者,串联起各色各样的人生。日前,王丽坤接受媒体采访,她在剧中首次扮演呆萌的“职场小白”,并且从天悦身上感悟到了单纯、简单与美好,“无论你遇到多少挫折、打击,
点视机 256 -
国际丨拜登首次允许记者进移民收容所 数千人挤塑料帐篷宛如牢笼
3月30日,美国媒体曝光美墨边境移民收容所内部画面:塑料帐篷内人挤人,盖铝箔制应急毯躺垫子上。报道称这是拜登政府首次允许记者进入收容所,超4100人被安置在此,人数超过容量近20倍,近40名无人陪伴的儿童滞留收容所内15天以上。美国边境官员透露过去30天内,日均至少有5000名无证移民涌入。美国土安全部长曾警告美墨边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塑料一次性餐饮具不宜重复及长时间使用
新京报讯(记者 张洁)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的消费提示,建议不要重复使用塑料一次性餐饮具,也不要将食物长期置于其中。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一次性餐饮具是指预期用餐或类似用途的一次性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盘、碟、刀、叉、勺、筷、碗、杯、罐、壶等。其中,塑料一
带路 122 -
货车载7吨塑料制品隧道起火 辅警救人后的样子令网友感动点赞
2月9日,毕节交警发布一则视频,一辆运载7吨塑料制品的货车隧道内起火。辅警靳双溢、徐荣俊巡逻时及时发现,两人在隧道中组织车辆让出消防通道,逐车反复排查,成功将16辆车、69名司乘人员全部疏散。走出隧道后,两人才发现脸被浓烟熏黑。消防员到场后迅速扑救,除起火货车外,隧道内无其他车辆损坏,无人员伤亡。随后交警
-
“限塑令”告别塑料吸管,奶茶用的可降解吸管一试才知各有不同
随着被称作史上最严的“限塑令”已在2021年1月1日实施,不少奶茶店开始使用纸吸管、可降解吸管来代替塑料吸管,这些吸管的体验感到底怎么样呢?最近,新京报记者从市面上购买到喜茶、奈雪的茶等8款奶茶,对这些奶茶附带的吸管进行测评。首先从材质来看,有几家奶茶店依然使用塑料吸管,而喜茶、奈雪的茶等奶茶店换成了纸吸管
围观 291 -
上海乐扣乐扣召回超352万个直饮口塑料水杯,或存烫伤风险
新京报讯(记者 张洁)1月22日,新京报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上海乐扣乐扣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19年-2020年期间生产的“LocknLock”品牌直饮口塑料水杯,涉及3520471个。据介绍,召回产品可能造成烫伤风险。召回信息显示,召回产品涉及43个系列,包括ABF650、ABF655、ABF655L、ABF656、ABF657等。据介绍,上述系列的
围观 138 -
限塑之政策|从禁用超薄到禁止非降解,塑料袋走过的21年
从1999年十余个省市限制使用超薄塑料袋,到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在全国落地,再到2021年1月各主要城市开始执行升级版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政策,我国“限塑令”走过了21个年头。与12年前的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用收费规定抑制塑料袋使用相比,新版“限塑令”明确重点城市商场、超市、药店、
市场第一线 286 -
限塑之专访|什么才是“真”降解塑料袋,专家这样说
自2021年1月1日起,各地新版“限塑令”已开始执行。新京报记者近期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在售的可降解塑料袋有生物降解、热氧降解、光降解等多种类型,执行标准也是五花八门,不少业内人士也难以通过材质、手感等方法对可降解塑料袋进行准确鉴别。从监管要求来看,什么样的塑料袋更符合“可降解塑料”标准?商家在采购过程中,对塑
市场第一线 293 -
限塑之探访|真假难辨,15款塑料袋样本有4款为非生物降解
“你要的这种塑料袋需要定做,你要多少?着急的话肯定来不及。”1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以商家身份对北京岳各庄批发市场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受制于上游产能不足、假期临近、疫情影响等因素,这里几乎买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降解塑料袋。传导到下游零售业态,部分门店也反映可降解塑料袋“一袋难求”。而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商超、便利
市场第一线 1.0万 -
近6千个禧天龙塑料凳被召回, 边缘及尖端或会导致幼童受伤
新京报讯(记者 张洁)1月15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北京禧天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主动召回5983个禧天龙D-2019凳。据介绍,被召回产品因设计原因边缘及尖端可能会导致幼童在触碰时受伤。召回计划显示,本次召回产品是北京禧天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7月31日之间制造生产的禧天龙D-2019
围观 1.9万 -
X光机照出多个大小不一的塑料容器 海关打开一看全是活体甲虫
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一段视频。广州邮局海关现场关员对进境邮件进行监管时,发现一件申报为“塑料玩偶”的邮件,其X光机图像存在异常。经开拆查验,关员发现形状各异的塑料瓶12个,每个瓶子中都用废旧报纸填充,里面装有一只活体甲虫。经送相关部门鉴定,12只甲虫均为长戟犀金龟,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甲虫之一,目前已按相
有料 1.1万 -
商务部:重点地区电商企业须逐步停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
新京报讯(记者 秦胜南)据商务部网站1月11日消息,商务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重点地区的电商企业要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等:推动电商外卖平台与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推动生鲜电商企业在同城配送中推广应用可循环配送箱、可复
市场第一线 1.6万 -
争鲜、小恒水饺等仍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有餐饮外送“忽视”限塑
北京“限塑10条”已正式实施,餐饮打包袋、外卖袋以及商超的购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料袋?外卖平台设置的“无需餐具”能否落实?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报记者先后走访了北京3家餐饮门店、在外卖平台上点单5次,并在7家超市、生鲜店购物。据了解,多数企业已经执行了限塑令的相关规定,更换成了可降解塑料袋或纸袋、无纺布袋,
市场第一线 3.6万 -
“部分可降解”塑料袋现身面包新语门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已执行数日。新京报记者近期走访北京6家烘焙门店发现,多数企业已明示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带包装使用纸质手提袋或可降解塑料袋。有的门店还将饮品塑料封膜更换为纸质封膜,提前将塑料咖啡棒更换为木质材料。尽管整体执行情况较为理想,但也有个别门店存在违规情况。新京报记者1月5日在面包
市场第一线 4.0万 -
探访|限塑令实施,甘茶度、一点点等茶饮品牌仍使用塑料吸管
被称作史上最严的“限塑令”已在2021年1月1日实施,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多个行业被禁止使用。1月2日到4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部分现制饮品店,喜茶、奈雪的茶等茶饮头部企业已经将塑料吸管全部更换为纸质吸管或可降解吸管,但甘茶度、一点点、鲜果时间等部分茶饮品牌未如期更换,仍在提供塑料吸管。而对于纸质吸管,
市场第一线 3.1万 -
北京超市限塑亮招,可降解塑料袋、可租赁购物筐上岗
北京最严“限塑令”来了,各大商超零售的限塑情况如何?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北京多家商超已全面采用可降解塑料袋。相比此前的塑料袋,可降解塑料袋价格明显提高,有超市大号塑料袋售价1.3元,小号塑料袋0.6元。对于超市采用可降解塑料袋履行环保职责的做法,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和点赞。塑料袋身价提高的背后,实际上是可
市场第一线 5.5万
24小时热榜
-
1 借势入局氢能汽车,海马汽车背水一战能否自救?19小时前
-
3 人脸识别黑产:真人认证视频百元一套22小时前
-
5 日本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入海23小时前
-
7 售楼处藏人脸识别系统:360度无死角抓拍22小时前
-
9 人脸识别进社区:“刷脸”背后的隐私安全之问2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