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露易丝·格丽克:一个“安全”的选择?
去年,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曾经承诺,该奖项的评选将“面向全世界”寻找获奖者,并逐渐淡化“以欧洲为中心,以男性为中心”的特征。
文化现场 2.0万 -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她是谁?
格丽克还记得自己在四五岁时就读过莎士比亚的戏剧《辛白林》,最早的诗作创作于五六岁,小小年纪就自认为是威廉·布莱克、叶芝、济慈和艾略特的传人,十岁起立下了成为诗人的志向。
文化现场 1.6万 -
国际丨100秒看文学诺奖得主为何是她:美诗歌界“大满贯”得主
10月8日,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赢得该奖项。这位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较为陌生的诗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头?格丽克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12本诗集和1本诗歌随笔集。格丽克曾荣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她还是史上第12位美国桂冠诗人,堪称美国诗歌界大满贯得主。除写作外
世面 7631 -
美国女诗人获2020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聚焦爱情焦虑生死矛盾
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uck)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方称她的“诗意之声”能够“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露易丝·格丽克生于1943年,高中时曾因厌食症而退学。1968年,她出版了处女诗集《头生子》(Firstborn)。她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多项文学奖。除了是一名诗人外,格丽克还是耶鲁大
动新闻 1.3万 -
国际丨美国女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第16位荣获该奖的女性
10月8日,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美国诗人路易斯·格吕克获此殊荣。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其获奖原因是她“用明确的诗意之声和朴素的美感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据报道,格吕克是第16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世面 8625 -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
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以表彰她在文学上的成就。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是:“她用无可辩驳的诗意嗓音,以朴实的美感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
诺贝尔文学奖如何选出?瑞典学院安德斯·奥尔森独家解答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今日公布。在奖项揭晓之前,诺贝尔奖官方推特账号发布了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的独家问答。
文化现场 2.0万 -
专访|朱自强:今天的我们,为何还需要阅读俄罗斯儿童文学?
俄罗斯儿童文学曾在我国经历了译介的黄金时代,前后影响了两代人的成长。但对于当下的读者来说,却显得有些陌生。为什么我们今天疏忽了对俄罗斯儿童文学的关注?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译介和阅读俄罗斯儿童文学的价值又在哪里?
壹访谈 1.6万 -
2020诺贝尔文学奖预测:今年会是“米兰·昆德拉年”吗?
10月8日晚,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便要公布。作为每年最受大众关注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谁是个值得期待的事情——尤其是在去年颁给了两位来自欧洲的作家后,今年瑞典学院还会继续将目光聚集在欧洲吗?在政治性上又是否会做出妥协与改变?
新视界 7.7万 -
包慧怡:西方文学中的“玫瑰”意象,是诗人们长久的秘密
如果要举出一种文学史上地位最尊贵、意义也最繁盛的花,相信玫瑰是一个少有争议的选择。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凯尔特文艺复兴”,玫瑰是欧洲文学中的常客,它纯净透明的,又暧昧不皦,它是奋不顾身的爱的付出,又是蜇人心痛的爱的苦楚。
书托邦 1.5万 -
乔治·斯坦纳:难道人文学科能泯灭人性,使人走向极端?
大家好,这里是书评君的荐书栏目“都市青年の生活意见”。每周两期,我们在这里为你推荐各类新旧好书。今天要推荐的书,是著名评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漫长的星期六:斯坦纳谈话录》。
书托邦 8217 -
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发布,《朝阳警事》《庆余年》等入选
9月28日晚,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2019年度)在深圳发布,其中,《浩荡》《朝阳警事》等10部作品入选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庆余年》《全职高手番外之巅峰荣耀》等6部作品入选IP影响排行榜,《天道图书馆》等2部作品入选海外传播排行榜。
文化现场 1.4万 -
文珍x李静睿:《正常人》与爱尔兰文学的复兴
今年上半年,根据小说改编的青春剧《正常人》在全球热播,萨莉·鲁尼写出了新一代年轻人新的爱情,其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和金钱、阶层的关系引起了全球读者的共情。近日,小说《正常人》在国内出版,作家文珍、李静睿等人一起分享了《正常人》中的爱与成长。
文化现场 1.1万 -
托卡尔丘克访谈:“一切都说明,文学将变得越来越小众”
2019年3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引号国际文学节”上接受了波兰记者阿尔卡迪乌什·格鲁什钦斯基的专访,涉及了波兰社会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念,还谈论了人类的未来。六个月后,托卡尔丘克获得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书托邦 1.7万 -
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郑克鲁去世 曾翻译《茶花女》等名著
9月21日,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获悉,该校教授郑克鲁于20日晚在医院去世,享年81岁。郑克鲁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1939年出生,其曾祖父是晚清启蒙思想家、曾写过《盛世危言》的郑观应。郑克鲁曾翻译《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悲惨世界》等多部世界名著。其编著有《外国文学史》《法国文学史》《法国诗歌史》
我们视频 1.4万 -
当女人不满足于书写厨房与爱情:芭芭拉·金索沃的文学版图
《毒木圣经》《豆树青青》《纵情夏日》,美国家喻户晓的“国民作家”芭芭拉·金索沃为自己作品挑选的书名,似乎总是洋溢着一派田园气息。但她笔下的角色却要在成人世界的欲望与黑暗中,磨砺自己的韧性和品格,在日常的孤独与苦难中学会爱的真意。
新视界 1.2万
24小时热榜
-
7 因论文“致谢”刷屏的黄国平如何走出大山?2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