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1月29日,一篇题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连夜刷屏。自30日早上起,对该文进行揭露、批判和反思的媒体文章层出不穷,一批围绕它转的标题迅速霸占朋友圈。这幅画面着实罕见。


数十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纷纷跟题,并将其置于公号头条或网站最显眼的位置。可谓媒体江山一片“寒门状元之死”。


咪蒙


这是一个文化热点,我们也在绞尽脑汁构思角度跟题,然而折腾一天却全然无果。值班编辑回顾当天的心路历程,觉得这是一场没有尊严的跟题。你觉得,媒体“跟热点”是蹭,是原罪吗?不知何时起,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被普遍认为不如自媒体,如果你也关注自媒体,是它们身上的什么特征吸引了你呢?


昨天晚上,与同事沟通2月2日书评周刊将要登出的编辑部“年味”专题,每人都得写上一篇。


20:14,她在微信上发来三句话:其一,“张不退兄做版向来是速战速决的”,叫我要记得交稿时间;其二,“随便写写嘛”,让我也不必担心时间紧;其三,“顺便抨击一下爆款文,真真假假煽动情绪不说,还挑这个时候发”,帮我吐槽,受其折腾一天而没腾出时间写“年味”。


我是郁闷的。一篇突如其来的爆款文彻底地将原计划打破。


前天下午,报社举办第15个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公布了一组2018年逆势而上的数据,在国内报业首屈一指,那一时刻像古往今来所有的人类仪式功能一样催人振奋。与此同时,一篇文章即将在当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刷屏,在自媒体同行里虽表现一般(也有更快者、阅读量更高者如“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而这几年里的媒体报道比之则实在逊色。次日凌晨发生反转,一批对该文进行揭露、批判和反思的文章大面积出现,围绕它转的标题迅速霸占朋友圈。


大清早,一个文化热点就这样来了。你跟不跟?跟。你是一个文化媒体,而它写“寒门状元之死”,何以能迅速唤起这么强大的公共情绪,并因此在何种程度上折射了当下中国社会对“寒门”“阶层”或“一个人如何与世俗社会相处”等议题的群体心态,难道不值得探讨吗?这里可没一个议题是多余的。


实际上,从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到更广泛的阶层分化,古往今来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但存在这样的差异并不必然意味着会产生不平等感。


何况,所谓“跟热点”也绝不是错。热点与公共空间或公共讨论相辅相成。没有一个相对自主的公共空间,就无法自下而上产生热点,反之没有热点,公共空间就名存实亡。中国的社会空间自1978年破土而出,从那以后慢慢成长,得到了部分生产,而这是过去四十年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这期间,每一个热点都跟随着一个议题,每一场讨论或许都在当年参与者、接受者和旁观者的观念里留下了痕迹。热点必然是躁动的、喧嚣的、短暂的,甚至是令人焦虑的,在发端时刻可能只有一种声音、一种立场,随着公共讨论的演进,倘若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安宁的场面,反而很难说正常。


那么,跟?我向主编大人报题。跟!怎么跟?


我拿着同一个问题——“你有注意到那篇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吗”——依次去问可能感兴趣的同事。我按照他们所熟悉或擅长的方向沟通,比如咪蒙系、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或“智商税”的形成和传播逻辑。遗憾没人有时间,忙着写“年味”专题。


“没时间”是原因之一。“没有什么兴趣”是另一层原因,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两年前,与“咪蒙系”相关的事件尚且可能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之也可能探讨出一个真正的问题。如今没什么可说的了。


接下来,我与另一位同事商量咋办。她帮忙外约,找合适的作者,最终联系上了一位。我也被推荐了一位作者。随后,我们分别与这两位作者沟通,方向大致围绕这些年以来,焦虑为何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降低对此类文章的免疫力。在我的理解里,至少需要作者探讨到焦虑的逻辑、对方叙事的技术或圈套、传播的演变特征。


时间在琐碎的沟通中流逝。到昨天中午时分,我所关注的媒体公号里,数十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没有一家没有跟,纷纷都将其置于公号头条或网站最显眼的位置,这幅画面着实罕见。媒体江山一片“寒门状元之死”。舆论洪涛之下,选择不跟好像反而需要一种勇气。


不跟了吧。这不就是所谓媒体的“原罪”吗?一拥而上,没什么意思。我和同事很困惑。好像遇见什么热点,都蜂拥而上。 即便是一些突发灾难事件,也可能应了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记者、摄影师或编辑,他们在报道或评论过程中可能也不一定带着同情心、愤慨心,道德水平也不一定高,甚至借此不过是要获得职业声望。


只是,那又怎样?自近世以来,社会职业分工,是资源分配的过程,也是降低对个人伦理道德或良知良心依赖的过程,因为它需要时间和面对面交往才可验证,与陌生人相处都转而去依赖职业精神、职业共同体的规则。后者才是一个复杂社会的基础。舆论洪涛之下,媒体选择跟题自然有其职业正当性。选择不跟也不必然就是有勇气,不必然就是“特立独行”。


下午两点,我还在继续为如何跟题发愁,还在与约稿作者沟通。只是,再怎么为跟题辩护也不断被一个问题困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作者何以具备这么强大的能力?设置一个议题,讲述一个故事,与当年“知音体”或《故事会》《读者》等杂志上文章并无多大的不同,竟然能引发如此高密度、大范围的跟题。


尴尬的是,倘若不是把它视为一个观察或研究对象来理解,无论从什么角度切入,无论怎样进行探讨,无论如何旁征博引,都是在跟着对方走。原因很简单,这个议题就是对方设置的。只要决定评论,不管怎么表述、选何种态度、持什么观点,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又过了半个小时,到下午两点半,有点动摇了。是不是就不该跟?好像跟得很没尊严。我和同事都与约稿作者沟通,趁他们都还没下笔,说声对不起。弃题。


说到底,它就只是一个文本层面的问题,不是来自真实世界的现实问题,再争下去实在无聊。如果是现实问题,一旦新材料或新信源出现,事件转折,就要再探讨,而即便没有,也可去表明立场、重述常识、辩明事实。如果只是一个文本问题,往往只能限于观点的竞争,所谓“文人相轻”,或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事实有bug,逻辑矛盾,细节对不上,可对方说这不是新闻,核心事实是真,细节做了修饰处理,“也是为了保护当事人”。而关于观点层面的探讨,这些年该说的也说了。又能如何?


社会(society)而非国家或市场领域的观点竞争,它不像军事来一场战争分胜负,也不像经济来一次数据比较分高低,你说你更有理,他说他更有理,彼此都可以说自己没输,都无权强迫对方认输(如果不涉及他人生命、人身自由或其他基本权利)。在此意义上,观点竞争需要一种彼此开放和包容的风气,并以此为基础在社会内部相互声张、辩驳和博弈,形成规则,通过社会自己渐渐形成孰是孰非的淘汰和接受逻辑。


要比对方更有理,我们可以依靠逻辑、事实或角度提高自己的说服力,表述自己的主张,以争取得到他人的认同。


晚上六点,腾讯的回应大范围流传开来。“该内容违反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现在文章发布账号已被禁言60天。”爆款文的账号被禁言60天,刹那间,人们拍案而起、拍手称快。只是,“论敌”以这样的方式暂且被“倒下”,还怎么继续跟题呢?不好看,也没尊严。


《聚焦》(Spotlight 2015)剧照。



作者:新京报记者 罗东

编辑:西西、沈河西   校对:翟永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