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获奖再引抗议,恺撒奖备受质疑


当地时间2月28日,第45届 法国恺撒奖举办了颁奖典礼,该奖项一贯被认为是法国本土的最高电影奖,被称为法国的“奥斯卡”。当颁奖嘉宾宣布最佳导演是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之后,同时参赛的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的主创瑟琳·席安玛、阿黛拉·哈内尔和其他一些电影人旋即退场表示愤怒。尽管当天包括罗曼·波兰斯基在内的《我控诉》的主创人员没有出席典礼,但典礼之后巴黎发生了持续性的抗议活动。


退场并非是电影人表达不满的唯一途径,颁奖典礼的主持人、著名的法国脱口秀女演员弗洛朗丝·福雷斯蒂(Florence Foresti)当场表示不满,把《我控诉》这部电影的名字说成了“我被控诉”。 甚至,她在开场白中有意忽略了《我控诉》一片,并用打喷嚏的拟声词来代替了罗曼·波兰斯基的名字:“我相信法国电影足够强大,不会因为(喷嚏声)便少了光彩。” 而本来获得“恺撒奖”终身成就奖的美国影星布拉德·皮特也拒绝了这项荣誉,这在恺撒奖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抗议现场。


法国女星阿黛拉·哈内尔(Adele Haenel)此前就强烈谴责恺撒学院,“给波兰斯基颁奖就是在唾弃所有的受害者,就意味着强奸女性不是件坏事。”阿黛拉12岁时也遭到过自己主演的电影《恶魔的孩子》的导演克里斯多夫·卢基亚(Christophe Ruggia)的性侵犯,在她去年终于说出自己的遭遇后,后者成为法国电影导演工会(SRF)创立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位被除名的会员。


尽管饱受争议,《我控诉》从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以来一路获得不少电影节的嘉奖,在法国的电影票房也收获了1200万美元,创造了波兰斯基的个人纪录。当然,随之而来的抗议也不少。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上世纪70年代波兰斯基在美国犯下性侵13岁少女的罪行并逃脱惩罚,还因为2019年一位名叫瓦伦蒂娜·莫尼耶(Valentine Monnier)的女摄影师指控罗曼·波兰斯基曾在1975年强奸了她,波兰斯基矢口否认曾有此事,但显然最新的指控重燃了人们对波兰斯基的愤怒,铺天盖地的不满遍布社交媒体。


“恺撒奖”颁奖典礼前一天,波兰斯基宣布不会出席,以避免矛盾激化,影响其家人和同事的安全。他在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人都知道明晚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激进人士正威胁要以一场公开进行的私刑来处决我,这会让恺撒奖失去它表彰杰出电影人才的本意。”


随后,《我控诉》的制片人阿兰·戈德曼(Alain Goldman)也宣布,全体剧组成员都将抵制今年恺撒奖颁奖典礼,以抗议“各种不恰当的暴力语言和行为的日趋升级”。凭借该片获得恺撒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著名演员让·杜雅尔丹(Jean Dujardin),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力挺制片方的决定:“当初决定要演这部电影,我就相信,自己这么做,是正面意义多过负面意义。我现在依然这么认为。”


巴黎街头。


颁奖典礼当晚,虽然明知波兰斯基及《我控诉》剧组悉数不会到场,但百多位女权组织成员早早就在普莱耶音乐厅门外集会抗议,她们高举着写有“波兰斯基强奸犯”、“我们相信受害者”、“无法宽恕”等字样的标语牌,高呼口号,并且试图冲上红毯。


法国式的意识形态撕裂:“艺术自由”还是“政治正确”?


本月早些时候,法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内部便因为女性歧视、意识保守、机构僵化等问题而暴发矛盾,近400位电影人在《世界报》发表公开信,呼吁学院立即改革,甚至直陈“恺撒奖”是陈年遗物。


此后,法国电影学会颁奖委员会全体委员早前发表声明,第45届恺撒奖落幕后将集体辞职,以抗议本届提名陈腐老套缺乏新意——尤其是缺乏透明度。同时他们将进行自我改革,重新选举成员。声明还表示,改革将会在管理委员会和大委员会中实现性别平等。据悉,目前恺撒奖投票机制中男女比例为65比35。


罗曼·波兰斯基已经是87岁的老人。


担任学院主席长达17年的电影制片人阿兰·泰奇安(Alain Terzian)主动请辞,79岁的女制片人玛格丽特·梅内高兹(Margaret Menegoz)接任临时主席一职。曾与侯麦、迈克·哈内克等导演长期合作的她,将会率领学院完成过渡,在四月选举出全新的中央委员会。


当然,并非所有的法国电影人都对波兰斯基的行为表示不满,不少人都认为艺术水平与私德无关,刚刚辞职的学院前主席泰奇安就认为,“学院评选电影作品的标准只看艺术,不看道德。”被称为法国“金球奖”的“卢米埃尔奖”,此前也将最佳导演的荣誉授予了波兰斯基,该奖项的主席丽莎·尼尔森(Lisa Nesselson)当时就公开表示:“《我控诉》的每一帧画面,都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这样的电影如果不获得多项提名,那才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此外,她还鼓励恺撒奖评委千万不要因为“早已家喻户晓长达四十三年的这些事”而不给《我控诉》投票。“我们现在表彰波兰斯基,是表彰他所做的那些积极的事情,而非表彰他过去所做的那些糟糕的事。”法国著名女演员碧姬·巴铎(Brigitte Anne-Marie Bardot)也在前天发文支持波兰斯基。“我们应该感谢波兰斯基,感谢他还活着,感谢他拯救了法国电影,让其不再平庸。”巴铎在推特上写道,“我评判他怎么样,只看他的才华,不看他的私生活。”


《我控诉》剧照,此场景与抗议现场颇为一致。


事实上,这也不是电影界第一次因为波兰斯基引起争议,只要他一天没有接受法律的裁决,人们对他的争论就一天不会平息。波兰斯基的好友,著名影星凯瑟琳·德诺芙(Catherine Deneuve)就曾表达过对老友的支持。不仅如此,她曾联合共一百名法国作家、艺术家与学者在《世界报》(Le Monde)发表公开信,质疑因为好莱坞知名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性骚扰丑闻而起的 #MeToo 运动,已经出现走向极端化的情形。她强调在一连串的网络公审中,使得保守主义复萌,阻碍女性表达性自由的权利,她对这种 ”媒体私刑” 等情况感到担忧。但由于遭到严重质疑,以至于后来这位“法兰西电影皇后”不得不在《世界报》上公开道歉。


据悉,法国前文化部长奥雷利·费利佩蒂(Aurélie Filippetti)本周表示:“创作者和作品,我们当然也可以分开来对待,但是,艺术家也必须要遵法守法。波兰斯基当然享有他的创作权利,但给他颁奖,这就是另一码事了。那势必会牵涉到他这个人,我指的不是作为导演的波兰斯基,而是作为普通公民的一个人。没错,法国人习惯艺术归艺术,人品归人品,但这个评判标准具体操作起来,却又有男女之别。我们一谈到女艺术家,总爱谈她们私生活如何如何,只有谈到男艺术家的时候,才会扯什么艺术归艺术,人品归人品。”


而现任的法国文化部长弗朗克·李斯特(Franck Riester)虽然上月曾表态支持恺撒奖方面“自由选择的权利”,但这段时间备受批评之后,如今已改换了说辞。2月28日,他在上电台节目时就表示:“每一位恺撒奖的评委,都要为此负起责任来。面对性暴力和性别歧视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加强意识才对,如果今年再颁奖给波兰斯基的话,那等于是释放了一个坏信号。”


哈维·韦恩斯坦受审。


后#me too时代,燃烧的女性主义过激了吗?



波兰斯基之所以获得不少人的支持,或许与他是一位伟大导演有关,也与他凄惨的身世有关。作为犹太人,他的母亲惨死集中营,自己自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作为一位出生于东欧的波兰人,极权也给他留下了阴影。成为导演后,他在好莱坞拍片时,怀孕8个月的妻子又惨遭暴徒杀害。这些都成为他为自己曾过着放浪形骸生活的借口:弥补内心的创伤,何况他并不知道和自己发生关系的女孩只有13岁……


这些都被纪录片导演玛琳娜·泽诺维奇( Marina Zenovich)拍摄的《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Roman Polanski: Wanted and Desired)收录其中,表达了很大一部分人对波兰斯基的理解和同情。


也许是巧合,不久前,#me too运动的起因,第一个被举报的好莱坞大亨,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被公开审判,认定有罪,面临最低五年的刑罚。在这些年中,#me too运动的影响力日益发酵,在此背景下,外界很难不把恺撒奖、波兰斯基与哈维·韦恩斯坦给联系起来。而刚刚提到的纪录片正是韦恩斯坦发行公司发行的。


韦恩斯坦案的判决结果在好莱坞引发巨大震动。最早站出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并指控韦恩斯坦性侵劣迹的女演员阿什利·贾德在推特上表示:“感谢所有出庭作证的女性,是你们承受了这令人痛苦的地狱般的经历,也是你们为全世界各地的姐姐妹妹立下了一功,谢谢你们。”此外,一众好莱坞电影人,都以各种方式为判决结果发出了欢呼。曾与韦恩斯坦有过数次合作的好莱坞著名女演员朱利安·摩尔(Julianne Moore)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还只是开始。”


回看波兰斯基事件,或许如他所说,这是一场针对他个人发起的“私刑”,我们也担心现代“猎巫运动”的出现,但愤怒的人群又何止针对波兰斯基一人?诚如#me too运动的发起者,社会活动价塔拉娜·伯克(Tarana Burke)回应韦恩斯坦被认定为有罪的新闻说:“长期以来,这些(受害的)女性认为他是不可触碰的,永远不可能被追究责任,但现在刑事司法系统认定他有罪。这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


记者 余雅琴

编辑 徐伟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