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连日来,首都高校的干部教师畅谈体会并针对高校在其中要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讨论。

优化学校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创新效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科技强国,高校如何利用研究助力国家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程和平称,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科学范式在变革,新一代人才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程和平提到正在建设的生物医学成像大设施,作为一个学科综合交叉的“科技航母”,要将其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成未来领军人才塑造及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政策研究及建言献策的智库基地,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道炫表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引领世界发展,中国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任务,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有学习,有合作,有竞争。要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不仅要占据现有赛道的前列,还要有开辟新赛道的动力和能力。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不断增强,这样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刘奕群认为“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之一”,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学校将持续完善大学创新体系,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在解决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作出积极贡献,打造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克拉玛依校区校长梁永图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岗位,推动克拉玛依校区高质量发展,面向西部地区人才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政校企合作和对口支援平台,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新疆产业链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勇于攻克石油石化领域“卡脖子”难题,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示范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教授彭永臻表示,作为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必须把国家重大需求放在第一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科学进行水环境污染防治。同时,力争培养一批环保科技创新人才,研发新型绿色低碳节能技术,脚踏实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张来斌称,面向未来,作为高校教师和能源科技工作者,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持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筑牢“双碳”背景下能源安全之盾,助力实现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徐孝民表示,作为能源行业特色高校,学校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需求,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攻关,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学校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建设。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责任教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孙世国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未来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坚的方向。学校要进一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聚焦“新工科”建设,加强协同创新、资源整合,深化校内各院所、校外各单位的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校内科研、育人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王绍辉认为,农业现代化首当其冲是设施农业现代化,作为设施农业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师,面对我国大型连栋温室环境调控软件和番茄专用品种的卡脖子问题,要甘于奉献、重视基础数据的累积,致力于实现环控软件的国产化,同时要有创新精神,开拓进取,重视人才的培养,早日解决专用品种的卡脖子问题。

提供“人才”支撑,高校要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才”。作为担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学校干部教师对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关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认为,大力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以及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北师大必须坚定扛起的政治责任。学校要继承发扬百廿学府优良育人传统,加强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等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发挥其它学科的助推作用,进一步完善多学科支撑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快推进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际关系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李斌阳认为,报告明确了教育工作者未来的工作目标,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行科研攻关,突破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如: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党委书记刘睿称,学校将面向航天领域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与行业培养人才新模式,进一步引领航天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持续推进。同时,坚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探索,面向国家需要的航天重点领域,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认为,能源革命、产业升级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开辟煤炭技术变革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新动能新优势。

“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二是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人工智能系教授、2022年青年北京学者王彦平认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开拓意识、创新精神,盯住科技前沿,在“应”“用”结合方面下功夫,形成团队优势、工作合力,争取形成突破性成果。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学者王随林表示,要加快城市能源绿色低碳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促进节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同类技术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乔东亮从如何办好青年政治特色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说起。他表示,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方面。同时,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打通校内校外两个空间,构建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优化校内机构设置,为新发展保驾护航。全面实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以“岗课赛证”为育人理念丰富和改进教学内容。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