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年级越高,可利用课外阅读时间越少,与其在选书上诸多权衡,不如教会孩子阅读方法。 创意制图/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上周一,寒假乐学之旅关注了如何在假期体验传统文化之美。这周,乐学之旅抵达第二站——阅读。

  一有空余时间就玩电脑、手机,根本静不下心来读书;喜欢看漫画、小说,对经典著作没兴趣;读完一本书,根本不知道有没有看懂,是否学到知识……家长一方面希望利用寒假时间让孩子重拾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又担心孩子看书时囫囵吞枣,无法从好书中获得滋养。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从阅读环境的创建、书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使用等方面,为家长支招。

  ■ 寒假书目推荐

  小学低段:《猜猜我有多爱你》、《格林童话》、《中国古代神话》(杨亚明)、《北京的春节》、《字的童话》(全7册)、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全12册)

  小学中段:《昆虫记》、《小飞侠彼得潘》、《时代广场的蟋蟀》、《窗边的小豆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全15册)、《时间之书》;

  小学高段:《上下五千年》、《汤姆大叔的小屋》、《雾都孤儿》、《史记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全14册);

  初中:四大名著、《中国智慧》、《中国哲学简史》。

  (以上书目由中少总社阅读推广中心研发部负责人李聪颖、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语文老师黄佩芬等推荐,仅做参考,家长需结合孩子自身情况选择。)

  以“春节”为契机 开展主题式阅读

  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家长可以在寒假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阅读感兴趣的图书30分钟到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中少总社阅读推广中心研发部负责人李聪颖建议,寒假期间,家长可以引导围绕某一孩子感兴趣或与生活贴近的“话题”、“主题”、“事物”进行“主题式阅读”,即通过阅读大量与之相关的书目,对这个“话题”或“主题”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

  李聪颖举例说,如果孩子喜欢“动物”,可以分别读一读椋鸠十、西顿的动物小说,或《动物生活大百科》《昆虫记》、《物种起源——青少版》等,让孩子从小就能够建立起对该主题下不同类型书籍的立体认知。

  或者,以“春节”为主题,跟孩子共读乐乐趣出版的《过年啦》立体书,从童谣到过年习俗,一个个讲给孩子听,并一起互动讨论。此外,还可以补充阅读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的春节》、中少总社出版的《年》等。“书中提到的过年玩的游戏还可以带着孩子到庙会‘按图索骥’,让年文化渗透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李聪颖表示,当书和孩子的生活建立起联系时,孩子能够在阅读和体验中,将所学的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与其纠结选书 不如教会阅读方法

  儿童文学作家、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童喜喜也给家长支了几招。第一招,寒假期间,家长可以首先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从周围人的言行中受到感染。其次可以互荐书目,从而保证寒假阅读的图书中,有一部分确保可以激发兴趣,有一部分保证相应的品质。第三,假期必须规定每天读多长时间的课外书。第四,保证出行时,随身携带着一本书……计划越简单,执行越可靠。

  童喜喜提醒说,孩子的年级越来越高,可利用的课外阅读时间就越来越少,与其在书籍的选择上诸多权衡,不如教会孩子阅读方法。

  童喜喜的建议是,第一,请孩子和父母一起设计阅读计划,并保证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读物。第二,多掌握阅读的方法,让阅读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对于娱乐化的图书,可以用跳读法、猜读法,尽量少用时间。对于经典图书,可以数量少一些,但是一定要用细嚼慢咽、批判反思等更为深入的研读方法。

  ■ 关键词

  纸质书 VS 电子阅读产品

  培养阅读习惯的初期,建议以纸质书为主,到初中再使用电子书。孩子0-8岁的阶段,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还体现了情感连接、审美能力、创造力、文化传承等无形的价值等,这些需要以书为媒介来实现。8岁以前的孩子,阅读的书籍以绘本居多,且大多在装帧设计上体现了儿童美育的诉求,这些是电子书无法体现的。(林丹,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

  不同于母语阅读,对于英文初学者来说,英语的阅读伴随着听音,家长可以适当借助可以同步发音、跟读的阅读APP等产品辅助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养成阅读习惯。需要指出的是,为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这类产品会涉及动画、游戏化形态,家长在选择时,要关注它是否具有教学内容,不能为追求趣味性忽略了教育意义。

  同时,家长也不能忽视,要在初期帮孩子建立起纸质阅读的概念和体验,整体来说,电子阅读不要超过纸质阅读的比例。等孩子到了初中,或有明显的个人偏好时,对于选择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家长不要再过多干预。(Wendy,励步学术总监、阅读项目负责人)

  孩子选 VS 家长挑

  出版社等机构会推出一些“基础书目”,家长不要过多依赖“清单”,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以孩子为本位选择书籍。(林丹)

  选书是一个逐渐放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有参与感和决策权。例如,孩子上小学之后,可以给他划定一个选书范围,或挑几本合适他的书,再让他选;或者带他逛实体书店、逛网站等选书,一方面能让家长更多了解孩子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孩子进行自主选择。到了初中,可以让孩子自己选,父母进行确认。(Wendy)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