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种种原因,金马奖自1962年创设以来,近三十年间都是针对港台电影的奖项,大陆电影和影人都是隔岸观火。直到上世纪90年代,金马奖的大门才向大陆敞开。1990年,斯琴高娃以影片《贩母案考》获第27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成为金马奖历史上入围的大陆演员第一人。之后,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举办的第33届和第35届金马奖上,首执导筒的姜文和陈冲各自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天浴》大获全胜。从此,大陆电影开始成为金马奖的“常客”。

  随着港台电影产业的日渐衰退,大陆电影的发展则愈发迅速和成熟,电影市场与影响力也逐渐占据了华语片的主导地位。纵观历届金马奖,虽然获奖的作品和电影人依然力推台湾本土电影,但近年来很多重要的奖项还是越来越多地被大陆电影人领取。对此台湾的一些激进人士开始发出“金马是替大陆办的”声音,但遭到了金马奖执委会主席侯孝贤的反驳,称此种说法“胸襟太窄”。

  参与金马奖的20多年中,大陆电影和电影人也为金马奖增添了不少电影之外的趣闻轶事:有至今没领着金马奖杯的、有支持各自提名入围的妻子而展开隔空骂战的、有涉嫌“抄袭”风波的、有导致金马奖下出首个“双黄蛋”的,也有宣布退赛的。这其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造成的结果,也都算是为金马奖历史涂上了有趣的一笔。近日,部分曾获金马奖的大陆电影人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们与金马之间的情缘。

  1 “阳灿”奖杯下落不明

  1996年,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第33届金马奖八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六项大奖。但由于种种原因,姜文、夏雨等主创未能到台湾领奖。而事后姜文表示至今“从来没摸过其中任何一座奖杯”,并笑言怀疑是被主办方“私藏”。对此金马奖执委会秘书长胡幼凤表示,一般未领走的奖杯会摆在仓库里,但她发现仓库里并没有姜文和夏雨等人的奖杯,猜测是被片方领走。而此事至今还是个悬案。之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分别拿下最佳剪辑和最佳改编剧本奖。虽然姜文均未出席,但他仍然是入围作品最多的大陆导演。

  2 包揽金马最年轻帝后

  迄今为止,金马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和影后均被大陆演员包揽,分别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主演夏雨(第33届)和《天浴》的主演李小璐(第35届)。当年夏雨得奖时才20岁,而且之前他已经成为了威尼斯电影节史上最年轻的影帝。而李小璐只有17岁,据悉,当年她是准备了一身从秀水街买来的衣服登台领奖的,但陈冲觉得不妥,就带她在台湾重新挑选了礼服。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演员当年都是第一次“触电”,姜文和陈冲又都是演员出身,并且是首执导筒。而这两部影片在当年也都引起了很大的话题,夏雨和李小璐也从此进入演员这个行业。

  3 《可可西里》陷“抄袭”风波

  2004年的第41届金马奖,影片《可可西里》最终击败王家卫的《2046》夺得最佳影片,陆川这个最爱哭的导演两度哽咽,表示这部电影“是兄弟们拿命换来的”。不料很快《可可西里》便被指涉嫌抄袭,镜头、场景甚至情节都与《我和藏羚羊——冰河在这里流过》有诸多雷同之处,后者导演刘宇军还在台湾起诉陆川,并要求金马奖取消《可可西里》的奖项。对此金马奖秘书长王清华也曾表示,两部片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金马奖不是调查和司法单位,因此最后不了了之,此事也被称为“金马奖41年来第一案”。

  4 两部华语片同时退赛

  第44届金马奖,有两部大陆影片宣布退赛,分别是王全安执导的《图雅的婚事》和李杨执导的《盲山》,由于两人都入围了最佳导演奖,组委会只好临时增添了姜文和尔冬升两位导演补上了空缺。对于退赛原因,导演李杨给出的回应是“纯属个人原因”,而王全安则表示与一年前田壮壮的《吴清源》相似,理由是“根据相关规定,内地独资电影不允许角逐金马奖项,只能参加观摩单元”。影片主演、当时还是王全安女友的余男对此倍感遗憾,因为礼服都已经做好了。而《色,戒》主演汤唯在拿下最佳新演员奖之后遭遇封杀,使得大陆影片和电影人受到极大关注。

  5 影帝首下“双黄蛋”

  第46届金马奖,黄渤和张家辉一并摘得影帝,虽然之前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员都出现过“双黄蛋”,但这却是金马史上首次“双黄蛋”影帝。据悉,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是黄渤小赢张家辉一票,但有评审要求翻案,经其他评审附议通过后再进行第二轮投票,而这次的结果则是张家辉领先。由此双方的支持评审不甘示弱屡次要求翻案,经过50分钟激辩、7次投票后,导演吴天实在看不下去,提议“那就来个双影帝吧”,这才化解僵局。而这一结果并未违反金马奖的评审规则。

  6 冯小刚孙海英掀骂战

  第47届金马奖,徐帆和吕丽萍均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而奖项还未揭晓,两个妻子的竞争转而变成了两个丈夫的对骂。其实二人最早的对骂是由孙海英称电影圈浮躁、炮轰冯小刚“装洋蒜”发起。开始冯小刚的回应很客气,但面对孙海英对《唐山大地震》的继续炮轰,冯小刚连发三条微博指责对方,之后二人才将矛盾对准了金马奖。孙海英称吕丽萍拿不了金马奖不公平,而冯小刚则称徐帆是“路线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吕丽萍凭借《玩酷青春》获得影后,但却广受质疑。

  ■ 致金马

  夏雨 在酒店看直播庆祝

  第33届影帝(《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6年台湾还没对大陆人开放,所以当时我们拿了那么多奖,一个人都没去成。颁奖那天晚上,姜文导演把我们所有的演员和主创邀请到北京的一个酒店里,他包了个房间,因为那时候只有酒店里才可以看到香港台湾的卫视。得知获奖时我们就在房间里喝酒庆祝。虽然奖杯到现在我们谁也没拿着,好像也没给出个说法,但是我们倒也没觉着怎么着了,也没人追究。

  不管怎样,我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才决定做一个演员的。第40届金马奖,我被邀请为最佳男主角颁奖,那一年是《无间道》的梁朝伟和刘德华之争。不过因为我有些事情迟到了一会,所以当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有点紧张。那次让我最开心的事情是见到杨贵媚,我们刚合作完一部戏,她演我妈,她还给我买了很多台湾特产带回北京。

  近些年我们大陆电影人在金马拿奖多了,有些质疑的声音说金马奖不再纯粹,但对比一下大陆所有的奖项,每一届也都少不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人,他们同样也拿了不少奖。所以如果有人这么说,我只能说这个人的度量比较小。

  王宝强 最开心拿到刘德华签名

  第40届最佳新演员(《盲井》)

  那是我第一次去台湾,现场那么多我的偶像,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拿奖,当时就是希望能够要个刘德华的签名。我记得领奖时我的发言结结巴巴的,实在是太紧张了,其实到了现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洗手间面对自动水龙头束手无策,最后还是靠刘德华帮忙,我太开心了,因为我要到了他的签名。获奖后我给自己的庆功宴,虽然只是一碗刀削面,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电影生涯开始变得光明了。奖杯拿回家后,乡亲们都跑过来瞧瞧金马奖是什么样子,我妈还拿牙咬了咬。因为没钱给家人买礼物,我就把人民币兑成新台币带给家人。

  李冰冰 吴彦祖没看我,完了!

  第46届影后(《风声》)

  今年当金马奖的评委,已经是我第五次参加金马了。我记得第一次来金马是《云水谣》提名最佳女主角,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台湾,还有点忐忑和怯场的感觉,两年后再度入围金马,当时我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得奖,还和黄晓明打赌一万块,赌自己不会得奖。我记得我只带了一套礼服,后面庆功宴的衣服我都是临时借的。颁奖礼开始的时候,我肚子很饿,很想跑出去吃东西,但又害怕主持人念到自己的名字,特别纠结,但是最后我还是没顶住跑出去吃了点面包,还好没错过上台领奖。我记得最佳女主角的颁奖嘉宾是舒淇和吴彦祖,因为我刚跟吴彦祖拍了《新枪王之王》,心想如果是我获奖,他的眼神一定会看过来,结果吴彦祖一眼都没看我,当时我心想,完了。所以当我的名字被念出来时,我的头突然就嗡的一下,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领奖台的。于是,大家就看到我哭得稀里哗啦地说完得奖感言,不过由于我的感言太长,以至于催场音乐不停地响起。

  高群书 最透明的华语电影节

  第49届最佳影片(《神探亨特张》

  我一直觉得,金马奖跟我没什么关系。直到有一次我带着《西风烈》去台湾参加交流活动,一位金马奖工作人员问我,《西风烈》为什么不报名金马?我以为金马只针对艺术片。第二年《神探亨特张》报名参赛,写剧本时我就觉得应该得金马奖。金马奖推崇的独立性就是要鼓励创新,所以我拿奖没什么悬念。实际上,评委会主席刘德华也说,几次评选“神探”都是以压倒多数的姿态胜出。

  第一,金马奖做得很规范、很人性化,现场直播时,有广告进入时可以出去抽烟,回来时我发现座位上有人,原来这个人是替你坐的,因为怕直播画面出现空场,而且这些人打扮都很讲究,男人穿西装女人穿礼服,长得也不错。第二,金马奖在台湾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颁奖礼后的第二天,我一上出租车就被司机认出来了,吃饭被餐厅老板认出,连出去抽烟都被路人认出。第三,金马奖是我认为所有华语电影的奖项里,最公正透明、不受左右的电影节,我们很多电影节评的是背景,金马奖真正做到评的是电影本身。

  管虎 用高晓松妈妈的话致敬

  金马奖的公正、专业不是听谁说的,而是我亲身经历的。工作人员都不是业余招来的,聊电影时非常专业。刚开始我还跟台湾同行讲我们拍片有多苦,戴立忍听我说完后开车带我去宜兰县钟孟宏的《第四张画》片场探班,我看到他们一个人干四个人的活,我就觉着很自责。他们对电影真的是尊重的,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让我特别入迷,反而我们已经很少有这么纯粹的创作态度了。而且我觉得金马奖甚至比金像奖的胸怀更大,《集结号》把国民党打成那样了,人家照样接纳,这才是一个国际化电影节的态度。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刻,《斗牛》那一年主持人是陶晶莹,她在颁奖礼前请我和黄渤吃饭,她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入围者,这样好有更好的发挥。以后我的电影如果报名参赛,金马奖肯定是首选,引用高晓松他妈说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金马奖的敬意:“我们不是只有苟且的现在,我们还有诗和远方。”

  ■ 成绩单

  第31届(1994年)

  最佳女主角:陈冲(《红玫瑰白玫瑰》)

  第32届(1995年)

  大陆人士特别奖:李连杰

  第33届(1996年)

  最佳剧情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导演: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男主角: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改编剧本: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摄影:顾长卫(《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佳音效:顾长宁(《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35届(1998年)

  最佳剧情片:《天浴》 最佳导演:陈冲(《天浴》) 最佳男主角:洛桑群培(《天浴》)

  最佳女主角:李小璐(《天浴》) 最佳改编剧本:陈冲、严歌苓(《天浴》)

  第38届(2001年)

  最佳男主角:刘烨(《蓝宇》) 最佳女主角:秦海璐(《榴莲飘飘》)

  最佳新演员:秦海璐(《榴莲飘飘》) 最佳改编剧本:魏绍恩(《蓝宇》)

  第40届(2003年)

  最佳新演员:王宝强(《盲井》)

  第41届(2004年)

  最佳剧情片:《可可西里》

  最佳摄影:曹郁(《可可西里》)

  第42届(2005年)

  最佳改编剧本:冯小刚、王刚、林黎胜、张家鲁(《天下无贼》)

  第43届(2006年)

  最佳女演员:周迅(《如果·爱》) 最佳原著剧本:宁浩(《疯狂的石头》)

  最佳改编剧本:宁岱、张元(《看上去很美:小红花》)

  第44届(2007年)

  最佳女主角:陈冲(《意》) 最佳女配角:范冰冰(《心中有鬼》)

  最佳新演员:汤唯《色,戒》 最佳剪辑:张一凡、姜文(《太阳照常升起》)

  第45届(2008年)

  最佳男主角:张涵予(《集结号》)

  最佳改编剧本:刘恒(《集结号》)

  第46届(2009年)

  最佳男主角:黄渤(《斗牛》)/张家辉(《证人》)

  最佳女主角:李冰冰(《风声》)

  最佳男配角:王学圻(《梅兰芳》)

  最佳新演员:余少群(《梅兰芳》)

  最佳改编剧本:管虎(《斗牛》)

  最佳摄影:曹郁(《南京!南京!》)

  第46届最佳改编剧本(《斗牛》)

  第47届(2010年)

  最佳女主角:吕丽萍(《玩酷青春》)

  第48届(2011年)

  最佳新导演:乌尔善(《刀见笑》)

  最佳女配角:唐群(《到阜阳六百里》)

  第49届(2012年)

  最佳剧情片:《神探亨特张》

  最佳女配角:梁静(《杀生》)

  最佳新演员:齐溪(《浮城谜事》)

  最佳改编剧本:鲍鲸鲸(《失恋33天》)